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这部纪录片又在纪实与非纪实之间游走。影片取材于真实案件“琼贝妮特·拉姆齐谋杀案”,但影片拍摄对象又由人为扮演,在演绎过程中这些演员或多或少会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我认为难免会有些失真。
影片由演员试镜开始,每个试镜演员根据自己对案情的理解判断进行演绎,复原案件本身,并发表个人的猜测。
但我觉得略显讽刺的一点是,其中一个试镜演员说“你知道人们爱妄下定论”。下一刻接着说“我怀疑她是否有人格分裂
在北影节上观看《童心无归处》,这是一部值得在电影院里看完片尾字幕的电影,在我看来,片尾字幕时间除了尊重制作者之外,更是电影情绪延续的最好验证。当导演的叙事完成后,观众走不开是因为情绪还没有得到安抚,无论是震撼、感动、疑惑,这也是纪录片和文艺片总会形成集体性讨论的基础。
非语义性空间叙事的特征是交互性对话的消失,在苏联早期的电影体系当中,“诗电影流派”为了保证导演的风格化特征以及对电影本体的追斥,大量的空间表达变成了主要叙事策略,观众通过生活经验的对比以及空间的捕捉,促成了与导演一同对话的心理趋势,所以那个时候空间成为了最基础的视听语言。但当维尔托夫创立“电影眼睛派”的时候,提出镜头捕捉生活,用人眼的方式观察生活,也就改变了叙事的交互性。导演和观众之间通过视听语言的对话开始逐渐被角色的视角所带入。这部《童心无归处》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纪录片,当人们为事情的真相所焦躁的时候,20年后与20年前形成了两个空间,解读这部电影的钥匙就在这两个空间里。一个空间代表着情绪的宣泄,比如观众对凶手的猜疑
看过许多类型的纪录片,而《童心无归处》通过多数当事人的竞演叙述,对1996年圣诞节次日震惊全美的一场谋杀案的故事进行个人化的阐述,人们对该事件的反应,记录下当地民众的集体回忆中,让我们感受到离案件最近人们的“历史”。拍摄手法是新颖独特的,而且也让我有一种想看下去的欲望。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人们沉浸在这场与众不同的演出。拍摄中通过这一案件发生作为催化剂,揭示出镜头下人们对于这场案件的真实看法,根据当时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自己的猜测
《童心无归处》——颇具争议的新调纪录片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