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以纯粹的黑色(noir)风格拍摄的电影是弗兰肯海默cult名作《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的为人忽略的姐妹篇。在此,我们没有篇幅来讨论影片的诸多突出特点,如它的开头是索尔•巴斯(Saul Bass)制作的最好的片头之一(可以和巴斯为希区柯克伟大的三部曲《眩晕》[Vertigo]、《西北偏北》[North-by-Northwest]和《精神病人》[Psycho]制作的片头相提并论),由破碎的镜子里一张人脸的扭曲的、失真的碎片构成。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失去了目标的中年男子,亚瑟•汉密尔顿的故事:他对自己的银行家工作感到厌烦,而他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也失去了活力。在接到一个他认为死了几年的朋友埃文斯的电话后,汉密尔顿得知,有一个名叫“公司”的秘密组织可以为富人提供第二次生命的机会。签订了合约后,公司为汉密尔顿伪造了一起事故,用一具尸体假冒了他的死亡。经过大量的整容手术和心理分析,汉密尔顿变成了托尼•威尔森(洛克•赫德森[Rock Hudson]饰),搬进了马里布梦幻般的新家,他获得了一个确定的画家身份
The final chapter of director John Frankenheimer’s paranoia trilogy (after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and SEVEN DAYS IN MAY 1964), SECONDS posits the possibility of a second chance to start one’s life with a clean slate, through proper plastic surgeries and a fake death, and our protagonist is a 51-year-old bank manager Arthur Hamilton (Randolph, cogently laying bare his ambivalence concerning the wacky proposition), who is consequentially, reborn as Tony Wilson (Hudso
影片的音效绝对可以秒杀众多恐怖片千辛百苦浪费血浆或鬼怪营造出的惊悚气氛,尖锐拉长的提琴声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播放这段诡异的片头音乐时,画面一直呈现扭曲状态:不同的人脸被拼接到一起,人的某一个部位被任意拉长缩短,仿佛冥冥中有某种强大的力量逼迫着人们做出改变,随之而来的才是片名。这充满焦虑感的音乐和画面混搭恰好迎合了本片的主题:重生,令人印象深刻。
全片画面始终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的病态感:频率极高的面部特写既放大了情绪写照也增添了茫然感
这是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延伸,是希区柯克60年拍摄《惊魂记》悬疑惊悚片后又一突破,是沿用41年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拍摄方法的尝试,是约翰弗兰克海默这个如教育家般导演36岁的作品。
如果我从上面三种角度谈这部电影,这篇文章就沦为老生常谈。
喜欢科幻的我,看到了几乎完全纪实的表述方式,这种表述在科幻题材显得独特,因为电影里毫不掩饰生活的琐碎、无奈。如果电影是“造梦”,那科幻就是更纯粹地创造极致的梦,这部电影没有造梦,甚至把我们要逃避的生活之苦更赤裸地揭露出来
第一次看John Frankenheimer的电影,而且还是60年代的Cult Film,确实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手法极度前卫的摄影,从开场那一系列的扭曲的五官形象足以吓掉下巴!至于片中多次出现的鱼眼镜头和超广角镜头的运用,更是为日后无数继续追求艺术真谛的导演反复模仿和借鉴,《堕落天使》、《迷上瘾》、《内陆帝国》……
尽管是美国科幻惊悚题材,导演在不少场景的处理手法却带有浓浓的欧洲文艺风情,比如是葡萄酒女神狂欢的段落。部分场景竟沾染着安东尼奥尼的气息,如海滩上男女主角二人的对话。用两位演员来扮演同一个角色的做法确实惊为天人,比布努艾尔的《朦胧欲望》也要早10多年。
影片的主旨放在当前看来毫不过时。换了一张脸,而内在的心灵和行为习惯却是难以改变的。这不是西方画皮鬼故事,而是让人不断深思的深刻哲理。与其让我获得第二次生命,倒不如好好把握和珍惜眼前的一切。
情节很缓慢的电影,在最后20分钟揭示了主题:其实所谓第二次生命,所谓的重生,不过就是个幌子,其本质就是传销,你必须介绍新人(新有钱人)入伙(改变自己的人生),一旦证明你看出了本质,不合作,不介绍新人交钱改变人生,那么你就会被处理掉(当做另一新人的死的替身)。真该法制频道循环播放这部电影,让那些痴迷于传销的人都看看,反传销的最大利器。
第二生命:火爆!这不是西方画皮鬼故事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