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了这部电影,主题是关于家庭。具体点,是有关一对颇成问题的父母以及他们膝下的两个孩子之间受了家庭影响而略显灰暗的青春期的麻烦事。电影的导演兼编剧就是这故事的原形,所以,这部2005年的新片将我们直接拉回到八十年代的纽约布鲁克林。
这部电影又是我格外衷爱的那一类——小片子,小故事,有着很朴实的叙事,领着我们去静静地进入一段回忆(我想强调说,“回忆”只是故事的一种外壳,通过种种时代环境符号给予我们的暗示)。我觉得自己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伫立在透明的橱窗玻璃前,默默注视着另一边——二十几年前的那个世界的一个四口之家。
故事选择发生的年代已经久远,因为这毕竟牵涉到导演个人的自传色彩,但故事中暴露的家庭危机却反映了极其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足以将这个故事重新放置到任何时代背景之下都没有问题。
也许正是缘于亲身的体验吧,所以在导演很从容的设计之下,从父母到孩子,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问题:妻子Joan制造种种“外遇”,丈夫Bernard因事业低靡而不断加剧的古怪性格
影片可能是想表达一些东西,但是呈现的并不明确,剧本普普通通,夫妇两人离婚后,大儿子生活混乱,小儿子缺乏自控力,对于鱿鱼和鲸的比喻实在没看明白,结尾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够。还有镜头似乎是要模仿家庭摄像机的真实感晃来晃去,但是看得出来有些构图是特意设计的,这就导致了想要营造的看似随意的氛围,与特意设计的构图间十分不搭配,既让真实感打了折扣,又使观众无暇欣赏特意设置的画面。配乐用了很多首歌,但是没有太好听的,我认为本片的败笔在于各项要素的不搭配和主题阐述的不明确。
文/故城
《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影,它截取了一个纽约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片断,用调侃、粗口以及近乎残忍的口吻将这个一个家庭的矛盾完全暴露在观众眼前,观众在直面影像过程中也正视了自己,影片中主人公成长的焦虑以及家庭光环的隐去将Baby Boomers(对美国1946年以后出生的人的称呼)一代人的疾踵转移到下一代人身上,很难想象“破碎”与喜剧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它或许轻描淡写如《破碎之花》,或许如释重负如《鱿鱼与鲸》。
by [Jonathan Lethem]
|原文发表于《BOMB》杂志2005年秋季刊(总第93期)|翻译:小双
译文首发于迷影网:[https://cinephilia.net/73581/]
当我第一次听到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的名字时,大约是他首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我立即将其与他父亲的名字联系了起来。我是在70年代布鲁克林地区成长起来的,并且立志成为小说家,我不仅非常清楚惠特曼(Whitman)、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和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布鲁克林作家们的出身
和之前想象的大相径庭。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很直白,很现实,很残酷。Laura Linney为什么总是那么浑然天成,根本看不出表演痕迹。承认这片子很好,值得花时间看,但遗憾不怎么好看。
http://jcfan.spaces.live.com/blog/cns!3D69232D84896C2B!2272.entry
鱿鱼和鲸:引人入胜!来自田原BLOG的评论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