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终于结束了,沈腾实至名归,总决赛第一场向大师致敬那场的卓别林是这个节目里看到最精彩的作品,沈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力于整个团队丰富的话剧舞台经验,作品故事完整性和绚丽的舞台效果都是其他对手难以企及的。
我认为宋小宝团队从一开始就一直被高估名词,他的优势在于这个人本身实在太搞笑了,劣势在于除了这个别的方面都欠缺,二人转出身使他们这个团队每一个作品都缺乏故事完整性,只靠零碎的包袱拼接和飙高音、翻跟头等生硬炫技以及硬煽情增加作品亮点(这也是赵本山晚期作品的死穴),由于超高人气的支撑,最后夺得亚军也是意料之中。
贾玲在前几期表现一直可圈可点,《爱笑的女孩》,《聂小倩》等几个作品完整性高,结构紧凑,暂时摆脱了耍大彪表演形式,本来对她报以厚望。但越往后越看出整个团队功力的薄弱,直至花木兰事件(小品本身之烂就是才思穷尽的表现)后更放不开手脚,最后一期竟然沦落到学龄前儿童剧我也是醉了。。。总体来说第三实在拿的有点侥幸。
正常来说入场晚对选手来说是好事
[img=1:C][/img]
偶然发现之前很喜欢的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再度开始了,开心麻花仍旧在,只是这次没有了沈腾。诸多节目仍然让人捧腹,但是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个人。
[img=2:C][/img]
知道沈腾的时候还是从春晚开始,那个时候的他还是郝建,春晚这样一个枷锁累累的舞台之上,他的节目也还是同其他节目一样嬉笑怒骂的跟广大观众共建和谐社会,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后来关注了欢乐喜剧人,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更加自由的舞台,同时也充满了厮杀和竞争。而他却在一开始就在这个舞台上明确的表现出自己想要完全摆脱之前那个郝建的强烈的愿望。之所以说这种愿望强烈,是因为其他演员的偶尔变换风格也许还是一种尝试,而他的蓄意摆脱则是决绝而大胆的,通过浓重的妆容来掩盖众所周知的那张脸,尝试完全不同的题材,对曾经的观众缘所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带来的恩惠毫不留恋,不管在哪一个领域,这样的行为都令人敬佩。
[img=3:C]大胡子的遮盖
[/img]
对于以往形象的突破并不是让我对这个人记忆深刻的全部,最令我感到震撼的
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结束了,我挺喜欢这档节目的,因为它让我在晓松奇谈、罗辑思维、鸿观、袁游、都嘟、游戏杂谈、小智JY小苍若风LOL视频之外有一个新的节目可看,如果你说,为什么不看跑男、爸爸去哪儿了,好吧,万年不看湖南和江苏的表示,每次看别人聊这些只能在一边干瞪眼。好了,书归正传,先说一下从始至终在台上的三个团队,辽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贾玲。
1.辽宁民间艺术团,主要是宋小宝、文松、杨树林来的比较多,总体来说还是东北二人转的那一套,东北二人转的演员没有几个是科班出身,所以他们对人物的刻画可能更贴近底层,而且笑点更纯粹一些,让人一看就想笑那种,不是太靠抖包袱,但是善于以出丑来刻画笑点,这也是他们成功的一个要素把,当你每天被一些事情所烦恼,一个丑角的出现有的时候真的是可以让你会心一笑。其实我个人觉得宋小宝应该得第一,倒不是说节目有黑幕什么的,宋小宝团队的确在最后两起表现不是很好,特别是最后一起用了一个他们并不擅长的纯肢体表达的形式,其实他们还是语言更有表现力,但12期节目
开门见上不做那些没用的尾巴序言了,《欢乐喜剧人》这么多期下来,认为最有情怀的应该是高晓攀,最具学院派特点的是沈腾,最接地气的是宋小宝,水平明显不足的是桥山和修瑞,装傻充愣自黑赚廉价认可的是贾玲。
这里单纯针对高晓攀最后一期的作品进行一下解读。这个作品讲述的一个在敬老院工作的年轻人遇到三位老艺人从而在这里拜师学艺的事情。这里面相对作品之中的两个细节进行解读。
“调表”
所谓调表,作品之中的院长指出了原因不能让老人知道时间,否则他们就可以算出自己的年纪,从而长生巨大的压力。我们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样的压力是什么压力。第二个是高晓攀一样的问题,这些人都不糊涂为什么调表。第二问题院长也做了直接的回答说万一有一个糊涂的呢,但是我们看作品的时候注意到高晓攀一跪以后三位老艺人背过身去都不忘记提醒他调表。实际上他们都明白时间只不过是认为制造的假象,换句话而言这几位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这也就明确点出了实际上他们没有一个糊涂
看完喜剧人,印象最深的是沈腾致敬卓别林的那期节目。如果说人们戴上墨镜冷眼旁观是第一层讽刺,小偷给主角包扎的那幕则更有一种深层的心酸,还有最后列车上孤独的眼神…演绎地很到位。[img=4:C][/img][img=5:C][/img][img=6:C][/img]沈腾是继星爷以后我最喜欢的喜剧人,期待开心麻花以后的电影。知乎上看过一段评价,大意是《夏洛特烦恼》作为沈腾团队的第一部电影,价值观迎合大众以争取创作自由,以他的才气以后也许就不会“重复这种省力 安全但卑微的迎合”。希望如此,希望他们以后的格局走得更大。
《夏洛特烦恼》三观太屌丝?它的笑点之密集而不俗、插曲融入之精妙和悲剧内核这几个特质已经足够让我喜欢了。
非常感谢东方卫视给我们带来这档喜剧节目,真的,如果没有节目组的力邀请,我们很难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喜剧力量的同台竞技。
中国南北港台喜剧文化的较量与对比。虽然港台文化容易水土不服,但毕竟港台文化曾领一时风骚。
有朋友说,郭德纲与本山老师来,那这个节目就有的看了。别闹了,君不见,本山老师的《本山选谁上春晚》,本山老师是坐在那里观看的,这种层次的PK,还是年轻人的事儿,郭德纲更不用说,相声界前辈,李菁虽然和郭老师是师兄弟,但是李菁可没有郭老师的高度。很多人会质疑郭老师,但不否认,郭老师给中国相声界带来了短暂的光辉与革新。这里提一下吴君如,虽然她和本山老师是同一时代的人。。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发掘已成名的,但是相较于老一辈的还差一档的喜剧人,比如最受观众喜爱的宋小宝和沈腾等。相对于去年如雨后春笋般出没的喜剧综艺,这已经是目前中国喜剧综艺的最高级别了。
欢乐喜剧人 第一季:观至第11期后感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