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袁隆平》,这是一部根据袁隆平自身经历而改编的电影。
之所以说是改编,也就是说电影对很多细节做了艺术化的处理,比如老婆的名字,两人相遇的过程等等,都和现实有一定的不同。可以说是用了一些鲜活的艺术手法。
也就是说,它其实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拍得怎么样呢?
我觉得,不能简单以分数来评价这部电影。
从形式上来看,这部电影是2009年推出的,用的是胶片的技术,给人一种历史感。初看时,你可能以为这部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拍的
2009.袁隆平 9.0 经历过饥荒更懂粮食的来之不易 年复一年的实验失败 低调谦逊奋斗终身 说英语拉小提琴游泳冠军 非常多的金玉良言 内容扎实还原度很高 数次闪回文革中的遭遇 挠头太可爱太真实
这片子一点也不主旋律,更像是控诉。一上来就是亩产万斤和随之而来的大饥荒,在十年期间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砸烂了搞实验的坛坛罐罐。不仅专家们一再对他恶语相向,甚至还有人把他田里的禾苗通通割掉。90分钟的片子,主要讲他在发现了天然优质稻后,整整十年一事无成,到70分钟面临着停拨经费撤销项目
总有一株稻,鹤立鸡群;总有一个人,光照春秋。电影里包含了袁老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看着总忍不住泪流。若问村中老人,你们知道几个村外的人名,他们会说:毛主席,还有那个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天哪,村中老人文盲居多,居然时刻记得袁隆平!因为一个让我们有饭吃,一个让我们吃的饱!记住他们就是记住自己的良心……那株稻,那个人,好美。
2009.袁隆平 9.0 经历过饥荒更懂粮食的来之不易 年复一年的实验失败 低调谦逊奋斗终身 说英语拉小提琴游泳冠军 非常多的金玉良言 内容扎实还原度很高 数次闪回文革中的遭遇 挠头太可爱太真实
这片子一点也不主旋律,更像是控诉。一上来就是亩产万斤和随之而来的大饥荒,在十年期间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砸烂了搞实验的坛坛罐罐。不仅专家们一再对他恶语相向,甚至还有人把他田里的禾苗通通割掉。90分钟的片子,主要讲他在发现了天然优质稻后,整整十年一事无成,到70分钟面临着停拨经费撤销项目
刚刚观看了影片《袁隆平》,是使用电影胶片+银幕放映的,重温了儿时看电影的感觉。
关于电影中所体现的袁隆平,感受如下:
1、不说假、不造假,但并未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于是在那个特殊时代既坚持了真理,又保护了自己;
2、讲科学、讲客观规律,不盲目,循序渐进,终有大成;
3、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受到农业这个行业所限,一年往往只有一两次机会实验(一个生长期只有一次试验机会),一坚持就是十余年,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4、开放思维,从不人云亦云;有艺术细胞,会拉小提琴,存乐观情怀,不受约束羁绊,终于发现了杂交的秘密——原来杂交的更加有优势啊
5、技术拔尖,而且必须拔尖到发表论文的高度,让高层领导知道,方能救自己一命;
6、对于内因来说,最重要的是袁隆平自身有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才得以成功;对于外因来说,必须有一个好领导,否则袁隆平也不会成功,毕竟有那么多的技术弦外之音的干扰,文人相轻是自古以来的痼疾的通病。
最后,很欣赏这句话:“饥饿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会破坏和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明白了,我们祖先搞不成的事,我们也搞不成,外国专家同行研究不出来的,我们也研究不出来。从你们的谆谆教诲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放弃。那我很想问问,那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干什么?我们就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我从那会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安全,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袁隆平】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