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斗士》和《明日之丈》一起连放,你就能发现,后者的花拳绣腿和愚蠢设定实在太过好笑。无法及格不说,必定要低分相待。但对粉丝而言,她们眼里没有拳击,只有美极的山P,就连“硬且有型”的伊势谷友介,估计也看不上眼。尽管有追求昭和风貌一说,但是作为拳击题材,面对那软绵绵的拳头和瘦弱的小身板,《明日之丈》依然无比脑残。
在片中,暴力被尽情美化,小孩可以围观、粉丝可以惊叹。拳击场被架空后,电影就成了热血小强的励志片,卖腐搞基。遇到表情大特写,汗水飞洒脸扭曲,就差把画面按帧数一格一格去放映——最好每一帧还能定格上三五秒,允许粉丝们开闪关灯拍照。电影毫无可取之处,故事拖沓冗长,老套陈旧。面对充满暴力和侵略性的拳击运动,把它跟偶像的鲜美连在一起,终究是不大合适,这也充分暴露了偶像的孱弱和蹩脚。况且也可以看出,山下智久的牺牲是很有限的,放不下死架子。
电影节期间,《明日之丈》狂热火爆,但在放映后,影片遭到评论围剿,粉丝们也直接向影评人宣战。事实上,粉丝们可以效仿愤怒的烂片导演乌维·鲍尔
看这部电影是意外收获,完全没想到会在泰国看明日之丈。离开泰国的前一天正好上映,理所当然的跑去看了。看之前还担心语言问题,好在有英文字幕,话说一天内看了2场,电影嘛,缩在2个小时内,理解力有限如我,看第二场时看的更明白点,大屏幕的视觉效果真好。拳击什么的不懂,什么counter punch,double counter,最后打出的triple counter这些专有名词看的我一头雾水。几个月后等DVD出了再细看字幕版的吧。电影里面的场景完全还原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一河划分了富人区和贫民窟,不起眼的小人物成长之路。印象最深的是香川照之演的大叔对joe说的live for tomorrow。关于live for tomorrow 或者是fight for tomorrow,以前看过的一部日剧漂流教室,浅海晓生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活在当下"给他的学生,和joe原本的生活态度很相似,只是明日之丈里的生活年代不容许joe活在当下,很多的不定性使joe成长了明白了明天的重要。joe本来只是个活在今天的人,他不关心什么将来,只要过好现在就行。然后遇见了力石,生命中的kizuna出现,向大叔学习拳击为了击败力石
不知啥时候养成了习惯,基本上看完一部电影就得上豆瓣看看大众情趣和本人是否一致,但向来是只观摩不发表意见。只是这部明日之丈实在脑残的让我难以接受,忍无可忍在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发了这个处女贴。
从高中时代起我就勉强算个拳击迷,一晃也过去十几年了,什么拳王争霸战啊总的算起来看的也不下百场,可我从没见过哪个sb拳手会一点儿不防守先让对方一顿老拳把自己揍个半死,然后再来个什么交叉拳直接将对方一击毙。你tm以为你练的是如来神掌啊?还引诱对手,我擦!现实的拳击比赛中,在诱敌深入这条道上做的最拉风的我认为也就以前的纳西姆.哈密德。但人家可是脚步灵活,躲闪技术一流,基本挨不到拳才敢门户大开。哪像你丫儿这样被人一顿海扁的?要拳王都是这样走出来的,是不是当拳王对手先将其KO个几次更有成就感?
从实际情况分析,若真的被对手打得半死,自己体力也会消耗极大,哪来的将对方一拳KO的力量?此外,几次被KO,在台上站都站不稳,裁判竟然也不管,只要你勉强站起来了比赛就继续。我说编剧啊
其实,因为有山P,而且某网站对这部电影的简介是“打着拳击名义的基情片”,所以决定试着看一看,然后才发现,整部电影都是在讲拳击...确实很有"击情"...对拳击完全没有兴趣的人很难看下去,另外...如果是为了山下智久而来的话,也要小小失望一下了,因为个人觉得山P在这部电影里表情十分狰狞,当然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欣赏...基情嘛...就看每个人的理解了.总之...还是不要特别期待比较好.
明日之丈:影院效果才佳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