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 1. Adagio sostenuto
MOONLIGHT是贝多芬于1801年献给当时正与他相爱的朱丽法塔•贵恰尔第的曲子。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
不仅是罗曼•罗兰,俄国音乐家奥立比舍夫也同样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之火”。但由于1801年正值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显然以上解释并不详实。
对于MOONLIGHT,还有一种解释,来自于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冥想的、柔情的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什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
终于看完密会了,很多次看到忍不住落下泪来。身边有人也在看,看到一半弃剧了。她说,画面太压抑,而且不就是一个女人出轨,看着别扭。是啊,这就是一个女人出轨的剧,可是为什么还让我这样难过。现在的人总说不管你有天大的理由这样做就是错的。但是看到后来姜亨俊那样丑恶的嘴脸真的恨不得上去扇两巴掌。还有王熙贞。
赵仁书和惠媛之间不用明说的默契,他比他的妻子智秀更加理解惠媛。最后一集,姜亨俊讽刺,你们那样的友谊真值得炫耀(大意如此)。他们从来没有炫耀,只是默默地做着一个朋友,你不说,我不问,但是我懂。这样的支持真的令人羡慕。
开始觉得李善宰也很幼稚,有一集里,惠媛说我只有在你面前是羞涩的。比起惠媛,李善宰的人生真的太空白了,没有权利欲望的争斗交织,可是越到后来,才越被他的真诚执着打动。都说女生会早熟,同龄都是如此,更何况20岁的差距。很多话看的时候像是涌到脑子里一样,现在却完全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了。
他们的爱情、友情都让我感动。很喜欢,难得看到不浮夸的韩剧,音乐很赞
在我看来, 不伦恋并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内容,只是推动人物发展的契机。如果单看吴惠媛和李善宰的爱情,不免辜负了编剧的苦心。其实,每个人物都很有深意,每个人物都值得谈一谈。
最羡慕的角色-赵仁书夫妇
这对夫妇结婚二十多年,依旧恩爱如初。如果细细体味,他们的幸福,是有原因的。
丈夫赵仁书,才华横溢(相对于“姜俊亨这样草包般的丈夫”), 更难能可贵的是,赵仁书在污浊的职场保留着自己的正气和原则。当其他教授忙着以各种名义捞钱,赵仁书既不心动,也不眼红,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
妻子秀智,原本也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而今成了四个孩子的妈妈,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
二人在剧中被突出刻画的,是他们对吴惠媛真挚的友情和义气。赵仁书对吴惠媛才华的惺惺相惜,对吴惠媛“无条件的理解”,以及秀智对吴惠媛的关心和心疼,都是令人感动的。
看着赵仁书夫妻二人,我不得不想:如果,吴惠媛能嫁给一个如赵仁书一般的丈夫,那她的人生可能平稳幸福得多。但也不得不想,为什么赵仁书没有娶吴惠媛
这部剧对于二人感情的表达处理的非常好。因为善宰和惠媛在年龄、身份、地位上的关系,两人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同于一般韩剧中情侣的模式,亲密的小动作几乎不见。有的只是小心翼翼和欲语还休,以及忍耐后的感情爆发。善宰和惠媛的吻戏,不多,没有特写,没有定格,甚至多是在黑暗背景中的两个背影,却格外好看。在漫长等待与隐忍之中爆发出的激情,带着绝望与无奈,倍感珍惜与苦痛。
11集里善宰拿着惠媛的手机整晚等待。12集里旅行回来,惠媛回家,善宰一个人趴在小屋的床上失声痛哭
二刷看到善宰破旧的鞋子和衣服时总会出戏,总觉得这个20岁的少年其实也不过如此,一度认为他对于慧媛来说最大的吸引仅仅是与她社会地位的悬殊所产生的不同而远不足以上升到救赎,可直到看到最后那场聚会,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看着三人的笑话,善宰弹着愤怒的星星,在无人的车库里倔强的昂起头说他不要与可怜的人亲吻的时候,忽然一下就懂了,之前对于这个少年的不屑全都一扫而光,原来他是带她脱离苦海的绳索,是让慧媛觉得安心的“家”,一个看上去已经成功的40岁女人,已经享受过了金钱带来的各种优越感之后
“密会”这就是,特级赞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