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到了40以后,如果没有孩子,活得像25岁并不是天方夜谭。但一旦有两个不停在唧唧歪歪的孩子,所有的习惯都不得以要收敛一下,美其名曰为以后的健康着想,不能抽烟不能吃蛋糕,躲在厕所里看ipad是唯一消遣的年代里,人过得该有多悲催啊。
演Debbie的莱斯利•曼恩 Leslie Mann一直都演这种类似花瓶的角色,她的漂亮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面孔非常僵硬,或许是肉毒素打得过多的结果。
在过气乐队的歌声中,在对新生儿的期待中,这对夫妻重新开始了。在“青年”的概念越来越往后推移的这个时代,他们在接下来的10年里肯定会重复这样的纠结。50以后,人才能过得从容。
给人第一感觉便是大打温情牌 贾德阿帕图难得这么认真地(注意 是认真)去拍一部关乎家庭与伦理的电影
两个小时怎么看完的?忘了 中间确实有些拖沓或者无聊的剧情 But..Whatever,Who cares.
他们有两个别扭又顽皮的女儿 一边是多年未见 鲜少沟通的祖父 一边是生活窘迫 三个儿子的爷爷 同时有一个摇摇欲坠的唱片公司 一家员工不忠的服装店 就连自家房子都会被折价待售 更别说日益增多的婚姻危机
这么多槽点与矛盾结合的 万千家庭典型于一身略带的严肃电影 配合着当时经济危机的大环境(虽然现在也没好哪儿去) 实在让人如鲠在喉 我们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太多影子 家庭无外乎责任与陪伴 但是这四个字谈何容易 我们总是想去做模范父母 孝顺儿女 但事与愿违绝不是偶然 影响着这个天枰的砝码太多了 两个人就连喜欢的音乐都能互相埋怨 更不用说埋着隐私的炸弹 外界接二连三的问题...
女主时刻想告诉全世界自己还年轻 现实却一次次逼迫她承认这个事实 男主却早因为各方压力妥协 两个人若即若离的关系也串起了整个主线故事 中年人的典型问题都在他俩身上得到体现或放大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这部电影却正好相反,四十的确会进入一段困惑期。
女主角总是强调说"I'm not ready yet","I'm 38,not 40".她总是觉得40岁的时候,人生应该要有所不同,应该要有不同的状态,所以她在她自认为的38岁期间,开始了对自己,甚至是周围的改变……
1. 对于身体的管理。觉得的身体已经不足以吸引丈夫,于是每天坚持锻炼。同时,也对丈夫的锻炼要求甚严。由于丈夫的脂肪肝值超标,所以除了每天的单车训练之外,还得禁止吃甜品。除此之外,全家人还要开始吃素。
2. 对于家庭的管理。大的女儿13岁,青春期的她只喜欢Iphone,Ipad等,为了增加其与家人交流的机会,女主角取消了Wifi,没收了她的电脑,Ipad,限定了上网的时间。更夸张的是,夫妻两人用女儿的Ipad登陆上其私人的Facebook,看到其他男生把自己的女儿归类为"Not hot"还在学校把同是13岁的男孩骂哭。
在各种限制中,你会看到家人对她的隐忍,甚至是她自己对她自己的隐忍。期间与丈夫有过不少的冲突,有尝试过去海边的别墅放纵自己的欲望,也尝试坐下来谈话
《四十而惑》两个小时的人参?真这么简单倒好了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