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如何赎回生活
伊恩·麦克尤恩是如今英国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曾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击败众多强劲作家摘取了令人艳羡的布克奖,彼得·查尔的斯称他为“我们时代英语小说界里在故事编织和风格建树上均卓有成效的作家”,而英国文学专家大卫·马尔科姆在《理解伊恩·麦克尤恩》一书中,引述了基尔南·瑞恩的话,说麦克尤恩的“黑色抑郁建构了他早期作品的风格,对即将发生的罪恶的阴冷迷恋,显现出他对爱欲力量和可能性救赎的理解”,而麦克尤恩近十年来对电影和电视的兴趣,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分水岭,他的小说也开始显现出某种变形”。《赎罪》是麦克尤恩2002年的作品,获布克奖提名。
麦克尤恩继承了一个创作上的“伟大传统”,他喜欢把刚完成的书稿送给妻子看,的确,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某个心爱的女人能是第一读者,托思妥耶夫斯基不也是如此待遇他的安娜?自然,这次的《赎罪》让安娜莱娜哭了,这在之前是未曾有过的,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伊恩坚强的妻子?伊恩说,“一定是某些特别的东西。”肯尼斯·杜兰
影片拍摄的手法是最值得关注的。电影的多角度拍摄,分别从事实角度和妹妹的角度,阐述误会。用插叙、想象交待没有展开的情节,为观众提供更清晰的线索。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电影有着两个结局,事实上只有一个结局。
当妹妹找到了姐姐的住所,向姐姐道歉,从姐姐房间里走出来的罗比,那一刻,我差点认为是真的了。也在感叹,多么美好的爱情啊,他们最终还是走在一起了,为他们的相聚和重逢感到无比的高兴。
然而,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让人窒息。永远忘不了罗比那双蓝色的眼睛,忘不了姐姐的绿裙
——视听语言角度分析乔·怀特电影《赎罪》
电影开场,经典的老式打字机声(整部片子的关键剧情中反复出现)萦绕观众耳畔,摇镜头从房间地上一对排列整齐的玩具,缓慢上摇到坐在窗前写小说剧本的妹妹布莱安妮身上。阳光从窗外透进,暑气浓郁而安静,然而窗子外面,庄园池塘旁的那一幕,正在等待着如蜂刺一般扎进这个敏感少女的心底。
一、罪恶之窗
伴随背景逐渐响起快速、浑浊的蜜蜂嗡鸣声,妹妹布莱安妮侧脸的跟镜头将观众视线带到本片剧情发展的第一扇窗——偷窥和臆想的罪恶之窗。此刻
一部关于“赎罪”的电影,
一段被拆散的旷世爱恋,
一场惊动世界的战争。
一声永远没有说出口的“对不起”。
故事发生在英国某乡村豪宅,
13岁的女主,刚刚完成一个话剧的创作,
老式的打印机,“The end”意味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爱幻想的小女文青,
于无意中窥见姐姐西西莉亚和管家的儿子罗比暗生情愫。
又逢表姐被强奸,
女主作伪证,一口认定是罗比所为,
也许她就是想报复一下爱上自己姐姐的罗比。
但是这句话却生生改变了两个人,甚至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不久二战爆发,罗比从军
紧迫的打字声与编导们的胆怯:看《赎罪》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