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地,只要是幾米的作品,登上大螢幕都會引來一番討論,改編得好不好、演出的到不到味、繪本想像處有沒有被處理得很好?總是會比那些原創劇本的電影,更添了一些話題。
2003被改編的《向左走·向右走》,我看了兩次,一次國語版,一次粵語版,感覺都還可以,就是後面那個要命的地震,有點壞了情趣。而《地下鐵》我看了很多遍,但現在記不住到底演了些什麼。
幾米的作品,向來給我一種文字和圖像連結不起來的感覺,不論是年齡、性別、角色、心態,始終都很難在他的作品裡看見分界。簡單來說,圖是圖,文字是文字,看不到文字裡的情緒或語調會因為角色有不同的變幻,那是幾米,文字永遠是幾米的語句。因為這樣我就捨棄了他的作品,我喜歡書上的圖,但那只有一貫式的幾米文,總難引我把它與圖片結合。
更多請看
換日線本站http://www.sun-line.idv.tw/blog/?p=2025
換日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cfb5ed0100usfj.html
本文首发于我和朋友的微信公众号:业余艺术家MAart
本片改编自绘本画家几米的《星空》,讲述了父母婚姻关系面临困境的十三岁女孩谢欣美,在爷爷去世之后陷入伤痛,与同样封闭自己的同学周宇杰踏上了进入山林、去爷爷房子看星空的旅程,最终互相打开心结的故事。
电影的开头是一个父母吵架的夜晚,谢欣美想要自己坐车去找爷爷,无奈太晚只能原路返回,由于父母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离开,谢欣美十分伤心,在电话中告诉爷爷她想要一个大象玩具。
爷爷是一个和蔼可亲、童心未泯的长辈形象,他会亲手为谢欣美做玩具
几米的漫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绚烂的色彩忧伤地讲述着温暖的故事。《星空》便是如此。
初初知晓电影《星空》就在思考猜测着导演会如何用镜头表现那些缤纷至纯的画面,又会是怎样将那些荒诞奇妙的童话与冰冷的现实相结合。于是,初看预告片,我就知道,这就是我想看的片子了。
电影里导演将电影语言与绘画艺术的浪漫虚幻效果结合的十分自然完美,艺术手段之间的转换很到位。画面的色调鲜亮色泽沉稳,暖光系的主色调搭配着时不时的蓝冷色,使电影显得真实又不失童真,温暖而舒适。不得不说的是,摄影与制作将几米的原画还原并加以修饰,显得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电影里几乎每一帧的画面都可以截成精良的剧照海报。使得观众光是视觉上就已经的得到了满足。
电影讲述了一个十三岁女孩和男孩他们对于世界的奇妙想象、对于自身所遭受的伤痛以及那些不理解、逃避与成长。那一幅《星空》的拼图串联起点滴。
十三岁的小美原本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每一年一家人都会围在一起拼一幅拼图,一块一块拼凑出最美好快乐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个晚上,当你突然想跟一个人讲讲你流浪青春的过去,却也很难将庞大的故事架构、繁杂的细枝末节全盘托出。
也许你只能讲出13岁嘴角挂着伤的下午,打碎家里一只玻璃鱼缸时的惶恐,爸妈慈爱却拉开距离的口吻和脸,男孩的手紧握自己时传递的温柔和热度,跳上一列不知道开往哪里的火车,折纸的大象犀牛和鸟变成紧随其后的王国,穿越过前方有阳光等候的隧道,躺在摇晃着距离星空很远又很近的小舟,不知道跃跃欲试的明天会变成被钉死的今天。你以为烙印在自己生命里不会丢失的过去,却无法将它亲手复原。只剩下故事里的线索和零星的片段。
有些电影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夜晚,像一张铺满向往,尽头却埋着遗憾的地图,像永远浪漫神秘但是却无解的星空。当谢欣美在周宇杰耳边短促飞快地说:“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当14岁的徐娇对此解释说剧中的他们是“躲进世界的角落”,你应该会期待着,《星空》有拍出你自己的青春的样子。
是看了《星空》主创上康熙后,才在网上找来1分10秒,1分50秒,6分58秒的预告片、幕后花絮通通看了一遍
星空:出品精良的剧情片 谁不是在残缺中长大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