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电影业厉害在既有好莱坞这个文化霸主,又有独立电影的芸芸众生。跟猛片烂片的陈腔滥调反差巨大的是,那些拍小人物的低成本戏,用的是截然不同的语言和图像,而且无形中打破了好莱坞制造的关于美国的幻觉。了无生气的无名小镇代替了LA、NY,人物是既不型英帅靓正,又无材无财的家伙,故事可能平淡似水,一筐芝麻绿豆。乍看怎么像欧洲的艺术片?但美国人就能做到在剥夺高潮、技巧之后不让人睡着觉,还觉得心窝有点暖。相对于好莱坞出品,这类电影是艺术片,相对于喜欢用缥缈镜头、非线性剪接、玄乎的对白的欧洲片,他们没有highbrow的高姿态。Just like good old folk songs~~~
“Thumsucker”讲的是teenage crisis,“Lonesome Jim”讲的是20 something crisis,“I Heart Huckabees”讲的是30 something crisis,讲midlife crisis的,可能就变成B片了。
我喜欢这三部片,老老实实地拍着小人物。小人物总是觉得lonesome,小人物总是不得志,小人物善良又自私,小人物想逃离又惰性十足。小人物被更多的小人物包围。小人物=我。
拥有不该是一种负累。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其质说得也就是人的个性,性格决定命运。出生贫贱,不代表永世不得翻身,但忍受冷锅热灶,以蓬荜为荣的得过且过者也不在少数;家财万贯,会有室如悬磬的惨况,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并走得快的人也不是没有。说过来,都在于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人生的规划上。
《孤独的吉姆》,一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独自徘徊的年轻人。温暖的家,给了他安全的庇护所,却成为了让他倍感窒息的牢笼。他选择逃离,起步的确缘于梦想,也出于摆脱家的琐碎与重压,却因为混乱的步伐最终迷失方向。吉姆冒险地孤注一掷,注定行囊里揣着挫败与失落回来。在外受伤了,养伤的地方永远是家。
我在想,一个人上战场前,拥有了所有的装备有什么不好?这真不该是一种负担与压力。或许叛逆的性格是争取自由独立的信号弹,但任性放在哪里都是讨人嫌的,即使任性的意图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
还好在爱情面前,很容易成就英雄。
这部影片,虽然不咸不淡,但对于不满现状望着山外仰叹的年轻人
有一种人,也不知为个什么,总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没人招没人惹,两道愁眉,一张苦脸,从外型到气质透着那么不开心,不快乐,不高兴,不喜悦,你问他,他就郁郁寡欢看着你,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你不理他,他就继续郁郁寡欢看着你,垂头丧气,死气沉沉,多愁善感得仿佛全世界的悲伤都被他一人给预支了,比最咸的大海还要潮湿阴冷,比最深的黑夜还要苦不堪言,全身披挂茫然无措,就像一棵过期的圣诞树。
可以说,我们的主人公吉姆就是以这副造型登场的,并将这个造型,保持了很久。
他带着这副造型从大城市逃避回家乡小镇,带着这副造型和家中的父母住在一起,他带着这副造型跟大他五岁的兄弟天姆谈心,哥俩貌合神离,却有一个共同点,自我感觉彻底不快乐,感觉自我压根不幸福,他对天姆说你的现状就是一悲剧,导致天姆自杀——未遂。
他不相信梦想会变为现实,无论去哪里都觉得很迷茫,就像根本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一样。在他眼里,没有人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不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他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作家们的阴郁肖像
一部抒情小品,舒缓的节奏,干净利落,没有花花哨哨,算不上故事的情节,其实写的才是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但是我喜欢。原因很简单,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背着绿色行军包的大男孩儿,到处跑来跑去,在外乡磕磕碰碰的挨日子,用某种梦想装饰自己的生活,用满脸忧郁任性的向生活发泄不满,就是不想回到小城的家,因为在那里你要承认自己的稚气和脆弱。当然,不是每一个jim都会碰到一个片中护士那样的女人。他们可能在家舔伤片刻后,无所觉醒,急忙重新踏上载着虚妄梦想的火车或巴士离开故乡,而没有想一想生活到底是什么!
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影片的节奏:在平淡略带郁闷的生活中,总有些快乐片段随机的出现又迅速的终结,无奈的再次回归到生活中去。或许是最近失去工作的原因,对这个片子很感冒,片尾,小朋友的话“I thought you never ran.”,竟然震撼到我,生活的力量实在强大啊 :)
“孤独的吉姆”I thought you never ran.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