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入住酒店开始。首先酒店的风格颇让人觉得诡异。从地下室中走出来的前台,奇怪的是,这家酒店从始至终出现的都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就是这位前台Chet,而另一位,则是开电梯的老Peter。影片的一开始,Chet就问了作家一个问题:这就是您全部的行李吗?作家回答:其他的一些正在路上运送。而颇让人感觉奇怪的是,从始至终,在影片中,作家的全部家当就只有那两个箱子,那所谓的正在路上运送是个什么意思呢?作家的那句话似乎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并不打算在这里久留,但是事实的境况或许会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这也许也是影片的一个暗示。
然后影片引出的是作家的老板,这个老板语速很快,而且毫无逻辑可言,极尽谄媚之能事,却又极具两面性,可以说是满口语言,同时却又诡计多端。这个老板的形象在影片中暗指的似乎就是作家在寻找理想状态时所遇到的阻力,那些刻薄尖酸的现实。紧接着,本影片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出现了,那就是作家的隔壁房客Charley。charley自称是一个保险推销员,从影片的内容来看
关于梦的电影。粗看之下,很多情节确实晦涩,因为影片中所说的:“在白天,闭上眼睛,就身处梦中”,整部影片充满了梦幻般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其发展到极致便是荒诞,因此带着梦中的视角,很多情节看上去才条通理顺。主角芬克在梦境与现实中徘徊,由于突然的上位和机遇,这是对他创作能力的一个挑战。但正因为不了解好莱坞类型片创作过程的他的困顿,他只能依靠梦境或是说幻想来解释他脑中的一切,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影片中多次隐喻
有些电影注定是你不能依靠一双眼睛就能解决得了的,巴顿芬克应该属于这类隐喻电影中翘楚。
估计也没多少人看完本片就把看到的一切当成事实,假若有此君,大致也会在半途昏睡在沙发上或者电脑桌旁,等电影放完了还得抱怨几句什么垃圾故事。
首先巴顿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表面上,他对艺术有独特的见解,他执着于艺术本身的尊严,不愿向金钱妥协,但是他的剧作却依然是仰仗于他鄙视的新资产阶级的鼓励而得以被世人认可,他的进一步发展依然要依赖于进好莱坞而实现。一层层矛盾冲突之下一个真正的巴顿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自命清高的穷酸文人,集胆怯,孤独,闷骚于一身。
进入好莱坞的他更是进一步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他妄图在商业中找寻一丝艺术的气息,直至在厕所偶遇那位小说家,他以为找到了一颗救命的稻草,一位艺术世界的故知,奈何,那位表面浮华的小说家内在早已在好莱坞制度的侵蚀下腐败的,巴顿,俨然就是看到了一个未来的自己。而一时和颜悦色,甘心跪下来为巴顿舔鞋
自那以后,我每每看到脱落的墙纸,总会想起巴顿芬克。
我知道我们心中都有两个梦,一个可以轻易说出口,一个隐藏在心里深处,每当夜深蝉鸣,躲在被窝里,翻出来看一看然后再装回心里。
一次次的被拒绝,然后依旧滴滴滴喀喀喀的敲打着那台打印机。
影片中提到,巴顿芬克相信,只有巨大的痛苦才能引导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行走的很慢,但却依旧在前进。 看不清路,都是迷雾,可是依旧要移动着。 不管怎样,不管背上驮着什么,但请不要停。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到达某处,也许不像当初期待的那么漂亮,可我从不后悔我走过这段千山万水一路跌跌撞撞的遥远路途。
世上没有难懂的电影,只有没看懂的观影人。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其实很多人看过。而很多人看的原因就是想看懂他,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作为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从叙事手法到镜头语言,兄弟二人并没有弄的太复杂。反倒是故事情节埋下了很多伏笔。
在这里列出另外一部作品《放大》(本想再加个类型片穆赫兰道,但没太大意义),我个人观点,大师和优秀,一目了然,安东尼奥尼用虚与实探讨了虚与实的意识形态,而科恩只是借虚与实的表现手法阐述了创作者的内心。
我并不是说科恩不好,而是说他还不够好。
一部阴郁气氛浓郁的电影。
科恩兄弟的作品总是可以这样引人入胜,即使这样一个小事件也可以壮大到一部电影模样。
一个KB的剧作家转身电影编剧时,在一个小旅馆的神奇又惊悚的遭遇让他写出了自以为最好的作品。
现实、想象、梦境混杂在一起,不再分辨剧中场景是真是梦,我们只要领略整个事件就足够了。
似乎,老美 除了西部片、圣经、巫术、耍一下高科技和飙车,很是喜欢在老旧阴郁的旅馆设场景。除了《1408房间》,这部也算是部代表作。
科恩兄弟一直以独立制片威名遐迩,拒绝任何形式的 对自己作品的 渗透和侵害,为的就是保证自己风格。同样这部也很好的体现了二位兄弟的不羁的风格。
影片照实对好莱坞大制片制度是个不小讽刺,制片厂老板迈克尔勒纳可谓点睛之笔,中产阶级的豪宅泳池,肥硕与横肉,金链子和金戒指的晃眼,话语的圆滑让人应不暇接。
作品有较强意识流痕迹,不知道是否是在向费里尼致敬。
著名的费导曾于1962年,拍过一部著名的片子《八部半》正是强调直觉的“内省影片”的典型
“巴顿·芬克”一绝!铺天盖地的隐喻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