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看中文的,电影下载到的却是英文的,所以有些细节台词可能理解有偏差。但是,整体感觉还是多少有点失望。
电影里的画面,似曾相识,有赖于书作者细腻的笔触给读者脑海勾画出真实的印象。所以从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开始,就感觉是回到了当初阅读时候的脑海世界。也从此刻开始,失望开始不由自主地弥漫起来。
先说演员的性格演绎,感觉与原来阅读时的理解似乎完全不同。阿米尔表演刻画地如此孤僻,面对父爱的渴望,表现得如此冷漠,一脸麻木,似乎反而感觉是厌恶父爱,所以幸好看过原著,不然真的是被导演所误导。或许每个读者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吧,他有他的想法。但是接下来一系列的改编,让人感觉不是为了电影艺术,反而是拍摄经费的囊中羞涩。
哈桑的兔唇消失了,生日礼物变成了风筝,估计是找不到兔唇小演员或是无力聘请高级化妆师吧。我想第一次欣赏这个故事的观众肯定理解不到阿米尔父亲大人游走在二人之间的微妙感情。哈桑将石榴在额头上压烂时面无表情,让我丝毫感觉不到他对阿米尔"千千万万"的友情。雨中离别,父亲的不舍的眼泪
<图片1>
《追风筝的人》电影的结尾,有点像《小鸡快跑》:都是在逃脱厄运后,在一片绿地上,一家人在放风筝,或荡秋千,而显出过去的经历,犹如一个不堪回首的噩梦。这是一个象征,说明到了美国,就风平浪静,从此幸福地生活了。
鸡为什么过马路?
因为要逃脱塔利班。
有人说《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是显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完胜,这是个俗套,是个迎合。这个不容否认。不迎合美国价值观的电影,在美国也很难赢得大众和票房。不反映美国价值,难道反映塔利班价值吗?这是好莱坞出品,你能指望它怎么样?这是大众文化,大众是不可能理解一个故事背后的那些错综复杂,而更多只是关注电影在讲着什么样的一个故事,是否吻合自己的心理预期,或是相反,是否和自己的生活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形成了其心目中的异国情调来?
其实中国的文艺作品在西方的待遇也一样。纯粹中译的作品,包括《狼图腾》在内,由于美国人太陌生,销量很有限。而书店里充斥的中国题材的作品,很多是“忆苦思甜”式的后伤痕文学,也是要迎合西方人对于中国的陈见。包括哈金在内,写到的中国,都是苦难的
看完电影一个月后终于有时间把原著读完了。因为看了电影,看的豆瓣上的评论,所以问Kevin借了原著来读。虽然承认电影删减了部分情况,但是还是很终于作品本身,打个90分不足为过。
影片的开场通过孩子的放风筝习俗描绘了70年的喀布尔,那个纯朴,熙熙攘攘,充满生机的城市。随着哈桑和阿米尔追逐风筝的脚步,可以看到喀布尔集市上的各种小贩,小吃,忙碌的人们。加之梦工厂的专场3D特效,把割断对手风筝线的过程描绘的十分逼真。一主一仆追风筝的方式让人不得不佩服那个聪明的能读得懂风语的哈桑。短短的几分钟人物,背景都架构的十分完整,电影在这一点上做的十分不错。
随着故事的发展,让观众了解了这两个男孩的性格,就如原著作者所说的阿米尔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道何去何从,摇摆不定,生性懦弱;哈桑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正因如此,他们的决裂再所难免。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阿米尔,逃离了祖国,到了信奉自由信仰的美利坚;哈桑留在了喀布尔,经历这一个国家的战乱烽火,并最终死在了这个城市。
原本
【追风筝的人】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