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是今年俄罗斯的票房过1000万电影力作,如果是有几岁年纪的中国人,又读过革命导师列宁的著作,一定对这位反革命的头颅”,“白匪帮的大头目”有所记忆,而今随着苏联的烟消云散,对旧俄国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是让人咂舌的,当年白军的另一首领,革命后流亡海外的邓尼金,其灵柩已经在2005年以爱国将领的身份,归葬俄罗斯了。
影视艺术其实和一切文艺形式类似,是很难脱离现实需要的,正如一切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一段历史只有引起现实的联想与兴趣,才不会被人群遗忘,近年中国的施琅大将军等台海敏感题材的历史剧大为热映,就是一例。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之所以成为新的俄国银幕焦点,其实非常有趣,几乎与他在1917年那个革命动荡的年代被传统旧势力拥戴的为领袖的原因类似,不外乎俊朗的外貌,学者和显赫的上将地位,战争英雄的身份,说到底是明星效应。政治和表演其实非常相似。
一个能干的职业的军人和糟糕的政治家。
构成悲剧色彩历史人物的所有要素,高尔察克几乎全部具备
由于自己历史知识的过于匮乏以及对前苏联文化的知之甚微,在看这部《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电影之前,还真的不知道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这个人是谁,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看过影片之后有点迷惑,由于整个历史大背景的忽略,似乎只被贯穿与影片的线索——高尔察克与安娜的感情发展所遮住视角,对于把电影仅仅当作是大众文化的消费品的普通观众来说,其深刻的政治寓言确实有点难以透析其骨肉。
整个影片有两条很明显的叙事线索,一条是安娜与高尔察克的邂逅、相知、相爱、相聚、相离这样的一条感情线索;而另一条则是高尔察克作为一名军人的辉煌经历与身份的转变,最后落败被杀。影片的首尾叙述犹如《泰塔尼克号》,一个老太太引出的回忆,片尾时,从托盘中掉下破碎的酒杯形成首尾的呼应,构成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导演这样一个闪回叙述手法的运用,似乎是对以往美好童话的重构,安娜与高尔察克邂逅的那个舞会重现,所有的人们沉醉于舞蹈音乐美酒之中,那时的生活可谓是歌舞升平。
每部电影文本
伟大的领导者从不训斥,辱骂或体罚下属。在战斗进行到白热化时,伟大的领导者沉稳,勇敢。
其举止,言语往往深入我们的灵魂———
今天雾气烟气笼罩在公海之上。
从船舱踏着稳健的脚步,高尔察克用冷漠的语气询问哨兵海况。
一番报道,士兵搓着手掌呼出热气取暖,继续观察。
前方一团隐约黑影,逐渐显露,接过副手望远镜,深知危难将至。
过了许久,无辜的生命被弹药摧残,船体受损着火,士兵惊慌。
高尔察克躲过炮弹,爬上主炮台,喊醒被炮弹震晕的炮手。
“装弹!”,全舰士兵军官惊魂失措,唯有他
看过一篇文章:GMD检讨自己为何会战败
看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见识了沙皇俄国军人的高贵,以及他们生活的高贵
我不认为贪婪富贵贪生怕死是主要原因,因为我又想起了兰切斯特方程中:阵地战法对游击战法时前者对后的兵力配备要达到3:1前者才有胜算。模型嘛,本身是一种看法的总结,我不认为它反映本质,但绝对反映一种通行的经验总结
那么,我愿意从成本模型的角度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从罗马军团到今天,有些东西没有变
要吃饭了,回头再说
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
低成本是现实,是优势,但绝对不是手段!
成本对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从人力成本角度
第一,对抗双方成本的对比:
德军闪击波兰,波兰骑兵对抗坦克
朝鲜战争:
第二,一方内部成本差别对比
沙皇俄国二月革命前夕的士兵军官对立:
以下是baidu对于二月革命的介绍:“
一方面,是贵族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家人食不果腹,战场生命朝不保夕
革命爆发的原因,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经济的破坏,以及人民对沙俄政府专制统治的不满。当时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
战舰出征,海军集合,水雷布阵,这画面让我以为这是一部战争片。可是一个稍不注意,一段背负着伦理谴责的爱情在四目相对中默默产生。
男主角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一个真性情的男人,他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吸引了片中貌美的夫人,安娜。他们的爱情本是背弃信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战争的年代和动荡的国家里,但是随着战事的爆发,时间的沉淀,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又指引对方走向彼此。
这段曲折而隐晦的爱情在安娜得知亚历山大没有出国后爆发,列车上安娜收拾行李,只身一人前往林区,寻找亚历山大,只为心中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看着你活着。随后亚历山大的每一次出征,演讲甚至是在失败后被逮捕,安娜都一直跟随在他身旁,看着他活着。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一个人只要有了某种信念,并且愿意为其献身,这个人就是勇猛到无敌。
影片在爱情脉络上展现了信念力量,在战争脉络上也展示了信仰的珍贵。在亚历山大身上我们看到付出生命在所不惜的信仰,而我们呢?身在这个缺乏信仰的社会,却全然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暴赞!任不寐的影评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