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结束后,导演一行现身。现场有观众问陈导:您想表达的是什么?
陈导说:让大家坚信,在这个不靠谱的年代,依然有靠谱的朋友。
当然,他指的这个朋友是:程婴。
不知道陈凯歌导演是真这样想的,还是随口一答。总之,我看到的,不是这样。
不去提之前两位话剧导演的话剧版赵氏孤儿,也不去回忆大学时代我费尽心力写的一篇关乎赵孤的论文,只说感受。以现在的眼光和理解。
至少有一点应该感谢导演,他没有将这个故事处理成一个大义灭亲的故事。也不是满口的忠信仁义。即使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业已被踩在脚底。因为,我,不,相,信。
程婴是“被迫”救了赵孤。
催化剂分别是:庄姬的命,韩厥的命(貌似原本是说韩厥放走他之后也自杀了),公孙杵臼的命,以及自己妻儿的命。
这么多自愿或非自愿的献身,他已经别无他路。当然,并非说他完全处于被动,他的犹豫就是主动。因为善念,所以犹豫。作为大夫,救人就是他的善,而非政治纠葛。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屠杀。
赵孤一出生便背负了血海深仇。可是如果程婴安静是居远生活
看完以后,觉得陈凯歌这个当年拍出过《霸王别姬》这种片子的导演,怎么堕落成这地步了呢?完全无法理解。
憋着劲为他找理由,后来,恍然地想:难道陈导家里有什么难言之隐?借着片子来向公众呼号吗?
《赵孤》上映之前,我看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动。先期冒出来,甩着膀子要恶搞一把的那些人,有多少自发行为,有多少幕后有人指使,谁也说不清楚。但作为一个看过陈凯歌导演所有作品的电影观众,我在此简要呼吁一下,请那些幕后黑手离场!留下来的人,咱们都说真心话。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别有恶意,别憋着坏非得拿一部电影撒自己的怨气。因为这对于那些诚心实意拍一部电影的创作者们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赵孤》我看了,凭心而论,确实有明显的缺陷。陈凯歌的问题在于,他太纠结于“这个故事是否合理,现代的观众能否理解”这个疑问上。前四十分钟,他几乎是有些战战兢兢,万分小心的将原作当中那些以“忠义”为一切戏剧性事件的前提的段落,纷纷进行了符合当下价值标准的修订。在程婴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儿子而去拯救赵氏孤儿这个问题上,他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几乎就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一切尘埃落定,程婴终于带着赵孤走进屠岸贾府邸的时候,我长吁一口气——他真的做到了。我以为,既然前面做了这样细致而完美的铺垫之后
电影开场那个笑得很猥琐的皇帝对一脸正经的屠岸贾说,他媳妇是皇帝的姐姐,他老爸是权臣,而且他还快做老爸了,你羡慕么,我都羡慕啊!
抛却屠岸与赵氏的恩怨。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欲抑先扬。历史或是电影,概莫能外。鲜衣怒马,张扬跳脱的活着或者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却未必是生存之道。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明白,却能有几人能做到呢。
扯远了,还是回到故事本身。
以前是看过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的,虽然昨日再搜发现这个故事竟有如此多的版本,可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最初看到的那个记忆深刻,或许是先入为主吧,在此就把它作为“原著”代表。和凯歌给我们的故事相比,有两点值得一想。
一是程婴换子。
原著是有程婴是赵氏门客的背景,程婴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和赵武掉了个儿。凯歌说要把故事改得让人觉得可信,他不要让程婴头上扣着“信”的大帽子。可能真是因为历史记载的问题,总是觉得那个时代的人还真的能做到这样的事的。为了一个“信”,或者一个“知”,便足以命偿。
有人说换子这样的故事是诡异的违背人性的伪高尚,其实只是那个时候的人与现在标准不同
盗用狄德罗(Denis Diderot)的一段话,对于一部好的戏剧,故事的讲述应该像一块沿着下坡越滚越快的石头,开始的时候着力于打基础,介绍背景,所以剧情进展慢,随着剧情的丰富和深入,观众已然对背景情况具有足够的认同,那么剧情的进展便迅速成为主要任务,进展得越来越快,最后达到高峰和结局。陈凯歌这出戏的效果就是倒过来往坡上滚的石头,前面一众文臣武将打打杀杀群情激昂了50分钟,自从葛大爷扮演的程婴损失了老婆孩子换回了赵氏孤儿的生命,陈凯歌倒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情节开始平缓,没有了激烈的武戏作为遮盖,剧本乏力的台词,草率的逻辑立刻凸显出来,到结尾处再洒上一点浪漫主义狗血,把整部电影连同死光了的主要角色一股脑地活祭了,一个也没剩。
版着脸低声讲话实际上杀人如麻的屠岸贾(王学圻),长相草根实际上背负国耻家仇的程婴。作为编剧的陈导演,如果署名没错的话,他又一次为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把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搬上银幕。一个不存在神秘感的故事,将会把观众对于一部电影在表达层面上的完成质量的关注放到最大。稍微有个闪失
不知道从何讲起。正如很多人评说的,本片前一个小时精彩,后一个小时崩坏。首要原因是前一个小时有丰富的历史故事作为蓝本,后一个小时在历史故事中很简短的就过去了。另一个原因是陈凯歌同志煞费苦心的对古代故事的现代化改造,造成的首尾不能相顾。
赵氏孤儿的故事缘起于《史记·赵世家》,据考证《赵世家》的故事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但鉴于其流传千古的根深蒂固和非凡的戏剧性,我就把它当做本片的历史蓝本。
《赵世家》讲的是一个极致境界的忠义复仇故事。鲍国安饰演的赵盾基本符合历史形象,一身正气,本片中的赵盾对鲍国安来说完全没有挑战。赵文卓的赵朔英武有余,就是太飞扬跋扈了点,大概陈凯歌是想给屠岸贾增加点作案动机。赵朔的夫人庄姬不是晋灵公的姐姐,是其后继者晋成公的姐姐。晋灵公是一个暴君,非常反感赵盾,而且他也不是电影里的弱智形象。事实上晋灵公曾派刺客去刺杀赵盾,刺客见到赵盾端坐于家中等待上朝,为其正气所动,忠义不能两全之下自杀身亡。随后和赵盾相关的著名故事还有“桃园弑君”和“董狐直笔”
“赵氏孤儿”可以再纠结点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