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看这个书,这次看完突然想把电影找出来再品一遍。没有太多地去想钱老写这书想表达的深意,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好比写一本书说一句话,也许并没有那么多后供读者和大众猜想和品评的深意,只是因为想写所以动笔了,这件事是天然发生的。扯远了,折回来再说这书,更多让人深省的是,这里边每个人物的性格或者说人性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决定了它的样子,以及这个样子会如何影响和带着我们去向我们一开始便命定了的“该去的地方”。完全不过脑地写下如上的话
多年以后,江洋隐约有听见林澜在回忆里喊他,他急莽地想抓到些什么,但那记忆仿佛隔着群山万壑,听不见声音。 -半杜撰的《上海堡垒》
从这一点上看,《围城》与《上海堡垒》竟然有些相似,而《上海堡垒》市井气更足一些,《围城》却透露出一股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入世即俗,你我皆为入世人,甘忍俗世,方有大自在。
不是写书人,因此结构技巧不屑分析,只谈感悟。
生活就像一座座扩散着的圆形的城池,每一个目标都是里面嵌着的一个个圆,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奈何圆里镶嵌着圆
还记得是在去上大学的火车上看过《围城》这本书,感叹过,如今却是一丁点也不记得了。除了因为我自己的记性真的很差——即使是深深感动的作品也会逐渐忘记关键的情节、人物,想来还是因为那个时候太年轻,而钱老写得又太真实,那些感受很快就混入了我平凡的每一天,被大学中仍然纠结的、天真幻想的信念、想象中浪漫的困难挤在一边,在未来的、现实的痛苦中等待着,等待我忽然理解了一点他笔下的故事,却以为不知是何处听来的八卦,而非有识者精心的创作了。
这阵子是有心挑拣作品来看
围城:1990推荐,走进去,还是走出去?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