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的半自传,满满的都是摇滚情怀,藏獒一蠢到底;好莱坞的制作团队保障了画面的水准,虽不出色但还是过得去;叙事虽无特别的技巧,还不算凌乱;故事选材还是太幼稚化,能成人化一些更好,可能成人化一些就不如此天真了,要比仅缺一个好故事的大鱼海棠略胜一筹;所谓的摇滚情怀无非就在内几首耳熟能详的歌上把;在国产动漫里还称的上良心之剧。
如果可以,我想把它刷成1分,让大家都不去看,如果这种片靠刷刷分就能赚钱,国产动画片永无出头之日,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这是凑字数的这是凑字数的,多一个字我都不想写
这篇影评,在看完电影的当天写下,今天,突然想发到豆瓣上来,于是我来了。
摇滚藏獒,我等了很久,首映那天没能去看,第二天才有机会去看。
明明是部很正能量的电影,可是看完我是一路哭着回家的。为什么这样的良心电影,准备了6年的优良成果,会遇到这般的磨难。先不说别的,光是配音阵容都不该让这部电影受到这般冷落。为了《摇滚藏獒》老郑做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两天在微博上没少关注影评以及关于摇滚藏獒的动态— —排练率很低,即使有排片,时间点也让人尴尬。正如我今日去看的时候,空空荡荡,全场只有两个人。
剧情不复杂,如郑钧性格一般纯粹。主人公波弟其实是以郑钧为原型,立意在于传达“热爱”“梦想”“坚持”,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波弟被从天而降的收音机砸到,被这个“音乐魔盒”里传来的摇滚乐所吸引,之后就是猫王安歌士接受采访的一段自述,唱出你心底的声音,而且永不放弃,就算你亲爹说不行,也要坚持。郑钧内心最真挚的声音,他的热爱,他的摇滚,他的梦想,很温暖的画面却直戳我泪点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电影之一是《音乐之声》。那部影片的故事很精彩,音乐更是好听,但幼小的我一直不理解这作品的片名:音乐的“声”是什么?这“声”和电影剧情的关系又是什么?后来随着我长大,我慢慢理解了这“声”的含义:年轻美丽的玛利亚用音乐融化了上校一家人冰冷的心灵,上校用音乐向家人和国家呼唤了爱,最后全家人将音乐用作了抵抗纳粹的武器。音乐的“声”是指音乐的力量,是发自于人的内心的一种强大的能量。
看《摇滚藏獒》,“音乐之声”这四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摇滚藏獒》口碑不衰的音乐片 厌恶的不是电影,厌恶的是手段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