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电影版“长恨歌”很失败,外国人因为不了解王琦瑶所在的年代而看得云里雾里就算了,但中国人看后依旧不知所云就太说不过去了。出于好奇心,还是买了碟,压了2个礼拜后,终于耐着性子看完。
如果拍电影的是我的相识,我会比较客气地说:“你们一堆人能东拼西凑搞出这么个东西,挺了不起的,还是有那么几个镜头能让人记住。”事实是平民老百姓的我与文艺圈毫不搭界,不必担心我的话会让他们难堪,那我尽可以用最直接的语言抒发最真实的看法。
如果只用一个字评论:滥
如果是用二个字评论:很滥
如果要用三个字评论:超级滥
如果得用四个字评论:极其之滥
总之,这部片被我判定为滥片,强烈推荐各位不要再因为想探究它究竟有多滥而浪费生命中珍贵的2个小时。
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压抑的,看过后感觉不能轻松呼吸。小说里的人物各自打着小算盘,利益趋同时凑成一伙,大难临头时又各自飞去。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昏暗的环境中,沉重地轧出一条又一条条错综复杂的轨迹。几乎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悲剧,对于这点
今天台湾月文学与电影的活动在香港开幕,终于得见关锦鹏本尊。这个在以张爱玲和王安忆为专题的现代文学课上高频率出现的名字,终于从符号和影像的背后走出来,让我看见了隐藏在背后的思想。
平心而论,关锦鹏本人要比他的电影蕴含更多。更热血、更入世,而且时至今日,还如此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对他本人我是绝对要致敬的。尤其是他说的“面对现实的无奈,我们不一定要退缩”,确是让我刮目相看。
去的路上与同学开玩笑说,应该在提问环节问问关,为何李欧梵将你改编自张爱玲的电影批得如此体无完肤呢?虽是笑谈自不会问,但终也是个心里的疑团。
今夜看了《长恨歌》后心里倒逐渐明晰起来。坦白而言,无论是改编自张爱玲作品的电影,还是王安忆的,感觉倒是像了十足,可是作为电影,实在算不上是好看。倒真好像是为了中文系偷懒不愿读原著的学生准备的好材料。可对于挑剔的观众来说,若是如此,自去读原著便罢了,何用电影。
关对于张和王的作品太过忠实和老实,他自己的风格呢,又原原本本的摆在那里一望即知。《胭脂扣》是这个调子
把长篇小说改成电影鲜有成功的例子,犹如新鲜水果做成果干一样,形状还在,但是味道没有了,延展的空间也没有了。除非导演大刀阔斧,完全摒弃原作,只留下一些素材,但这几乎等于重新创作了。关锦鹏的这部其实还算不错,除了情节有些散落突兀,但是旧上海的色调,爱的渴求和恨的无助悄然弥漫在画面中,恍然间,就是一生。
“长恨歌”烈如火,或者静如水。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