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港片迷来说,港片复兴也许会有无限可能,但大概怎么都想不到完成这个任务的竟然是邱礼涛。去豆瓣看一下邱礼涛的执导履历,几乎没有一部过8分的电影,最佳代表作是我们的童年噩梦《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阴阳路》系列,以及温碧霞那部让无数热血青年珍藏于硬盘“顶礼膜拜”的奇片《惊变》,其他的整体水准都不高,近年来北上的作品更是惨不忍睹,十足香港电影界的边缘人物,曾被称为烂片王。而拆弹专家1获得金像奖提名,实在是矮子里面凑高个。当年港片没落,一是缺钱,二是缺人才,这种状况持续多年
全篇由“情感”主导显著,人物主要由事件推动,个体能动性、客观动机和逻辑被极度弱化,因而充斥着原始的狂躁、宣泄、荒诞与宏大。毫无疑问年度最佳国产商业片,工业化叙事节奏快且效率高。男主的人设是一出罪与罚,文戏的多次反转,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对情绪的铺垫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稍显冗长。从医生说“失忆可能会性情大变”就基本把后面剧情猜了个底儿掉,但起初考虑到审核没敢把主人公往反派方向猜。
邱礼涛在刻意把反派塑造得更加缜密,马世军与潘乘风的回忆令我一瞬间恍惚——如果去除掉前面那些内容
在电影的最后,华仔被匪徒绑上了定时炸弹。
这个炸弹的开关由四个元件组成,预设了一个排列组合来停止计时器。我们每次要按四个元件,每个都有5种可能性,所以是要尝试5*5*5*5=625次才能打开装置。
第二个密码锁的密码是四位的。从六种颜色(红黄蓝绿黑白)中选4种来确定环形锁密码。每一位都有6种可能性,所以是6*6*6*6=1296种密码。
这个问题来自《初等概率论》随机抽样中的放回抽样。放回抽样指每次将抽到的球在下一次抽球前放回箱中。公式:从M个不同球的箱子中,抽取n个球且允许重复的置换总数是
不得不说续集ip唯一缺点就是迷惑性太大了。想当年《金蝉脱壳》史泰龙、施瓦辛格强强联合,大破“坟墓”,老年动作巨星发挥余热。满怀期待的《金蝉脱壳2》上演了一出“我们是一体的”青岛冥府。要是当时早点了解到续集在美国只是DVD发碟捞钱,我也不至于上影院看首映受这气。
同理,《拆弹专家》着实平庸,确实开拓了警匪片新领域,但又不足以到《拆弹部队》般高度,平庸的剧情、人设、结局确实很难让人期待续作。
为什么说它迷惑性大呢,《拆弹专家2》实在是超出预期太多太多,邱礼涛必定下了功夫琢磨
[视频]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剧情回顾。
对剧情非常熟悉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二个部分,进入解读环节。
对电影的理解非常透彻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个部分,我会通过两个细节来聊聊电影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剧情回顾
原本我对《拆弹专家2》是没有任何期待的,因为第一部就拍得很一般,第二部能好到哪儿去?
而且邱礼涛属于那种什么类型都拍的导演,B级片,恐怖片,爱情片,动作片,爱情动作片……他什么都拍,但什么都拍得很一般。
没想到邱礼涛这次是超常发挥,《拆弹专家2》豆瓣开分8.1
拆弹专家2:优秀!一星给特效 实在是拉胯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