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drian Molina,本动画的副导演在与Vanity Fair的采访中谈到,在这部动画的剧情展开之初,有一个听上去简单、但执行起来很难的片段。Molina说:
男主冲自己的家人喊叫,跑了出去,然后他冲进了一个房间,进而到了死者的世界,他为了寻找这位无处寻觅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关于音乐的梦想。
于此同时,如果观众没有意识到,男主角的生活里处处都“充满了音乐”(music is in the air),观众坐在影院里就会不明所以。
所以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死亡”
2020院线复工,有机会在大荧幕上用3D的形式重温这部当时漏掉的经典电影,第二次看,这部电影将回忆与遗忘的情感核心,在家庭、音乐、梦想、冒险的故事线下交织在一起,引人深思。抛开梦想,家庭等等,我想谈谈这部电影另一个主题“死亡”
“ 当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还会继续运作。换言之,人类的大脑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这个事实。 ”
前不久又看了一遍《寻梦环游记》,表示它和《鲨鱼黑帮》一起成了我内心的top!!
作为一部主要观影者为孩子的动画电影,相比国内电影,他更具有教育意义。
先说制作真的很精致,而且融入了很多元素,现实中墨西哥人就是很注重祭祀祖先的,而且片头的彩色剪纸等等都没有脱离现实,在亡灵世界的场景尽管有些眼花缭乱,却也觉得恰到好处,而且正能满足孩子们的观影需求。
但是最想说的还是他的情节内涵与安排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很久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短小却足够精彩的故事了,当我还在沉迷于德拉库斯的人物设定时
这部电影真正给到无法客观认识到“死亡”的孩子,和还没能好好接受死亡的大人,一个不再焦虑恐惧的缓冲。
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当如何向孩子谈论死亡?如何向孩子传递死对于生的价值?如何完成对孩子的“死亡教育”?
这些,《寻梦》做了一次漂亮的示范。
死亡教育第一课:不必害怕死亡,因为这不代表真正的分离
根据研究,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但这仅仅是概念,因为认知规律和个体发展的差异,他们还不能客观全面地理解“死亡”。
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Nagy)在 1948 年研究了 378 名 3 岁-12 岁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后,得出结论:
3-5岁的孩子:并不能客观认知到“死亡”,对他们而言,死亡是可以逆转的,暂时的,只是一种离开。
5-9岁的孩子:虽然开始接受死亡观念,但认为死亡是被动发生的,有客观原因的,如被车撞、被人打、生病等等。
9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认识到死亡普遍,且无可避免。不仅亲友会死亡,自己也终将离去。
那么面对死亡,他们在害怕什么?
害怕死亡,大抵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未知的恐惧
写于2017年12月11日
《寻梦环游记》上映两周,在中国砍下了6亿的票房和豆瓣9.1炸裂式的口碑,并且如题目所言,超过了《头脑特工队》成为我心中的动画片第一名。
早在上映的第二天我就去影院贡献了票房,拖延到今天正式开始写这篇电影推荐,希望还没看片的能看完这篇文章,吃下我的安利,去影院看下这部我真的很喜欢的电影。
以下是推荐理由:
1、抛开华丽丽的场景和精良到毛孔的制作(以上两点我不是专业的,且有目共睹,不多说),故事大背景的设立极具想象力,活人和逝者,血肉和骷髅,人间和亡灵的世界
中肯地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片,墓地、花瓣桥、亡灵之地等景色非常美。今年刚去过西班牙的我对影片中出现的“hola”、“gracias”等西语词汇感到亲切。整体虽然套路得毫无惊喜,但作为老少皆宜的商业片也无可厚非。
让我感到不适的是影片中的两条设定:
①必须有人在阳世供奉亡灵照片,否则亡灵不可通过花瓣桥返回阳世。
②如果阳世没有人记得亡灵,亡灵将在阴间灰飞烟灭。
根据设定,如果想在阴间生存得尽量长久,要么像歌神一样声名远播,要么被自己的家族作为祖先而供奉。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很难流芳百世,这条路的可行性较低。
那么只好依靠子孙后代,不然单靠亲朋好友的记忆,大概在阴间撑个几十年到头了。
想到这里,一些丁克、同性恋、独身主义者们心中一凛。
我也想到这里了,但还不仅如此。
如果我生育了,但孩子不幸夭折了呢?做一个极端一些的假设:我独自生下私生女,但她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除了我,没人记得她曾来过这世上。我一直供奉她的照片,希望她能在每年的亡灵节回来,多看看这个她还来不及熟悉的世界。终于有一天
《寻梦环游记》你哭的时候,是想起了谁?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