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推进电影故事的发展?是石头的真实性。
大张旗鼓的宝石展览与绞尽脑汁的安全防卫,其基本假设就是石头价值连城;小偷团伙,境外高人,甚至内贼厂长的儿子,他们闻风而动,目标无疑是这无价之宝。
可是谁懂这石头?谁也不懂。一个狸猫换太子,一个却完壁归赵;江洋大盗尽显尖端窃技,保卫科长使出浑身解数,却毫不知晓瓮中已是赝品。或命丧黄泉,或鼻青脸肿,或屈身水沟,或委身浪子,全都心甘情愿,为的就是这不知真假的石头。
只有一个例外。他无名无姓,只见一声耳语。他是请来的宝石鉴定师。
那么这石头的真实性在哪里?它偶然出现在一个厕所里,是我们对它全部的知识。与它模样不分伯仲的赝品在地摊上俯拾即是。
也许石头的真实性并不重要。它的缺乏正是故事荒诞之所在。
本人一向对黑色电影情有独钟,而此类电影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史诗般的描绘,另一种则是黑色幽默,极尽冷嘲揶揄之能事。前一种类型,《教父》、《美国往事》已达至顶峰,后人很难望其项背;而黑色幽默类型,则是鬼才辈出,给了影迷无数惊喜。
《疯狂的石头》多少也给了我一些惊喜,起码在中国死水般的电影业,让我辈看到国人还是有幽默感的。中国的影迷其实是世界上最宽容的影迷,只要片子有些许新意、些许才华,影迷们就鼎立支持,为之振奋。所以才有无数影迷倒戈《无极》,力挺胡戈的怪象。
但看完片子,我感觉现实中的宁浩一定对顶礼膜拜。当然,国人难得一见此类影片的上乘之作,看了《疯狂的石头》就欣喜若狂,我也无心要再泼冷水。但免不了发几句牢骚之语,也是对国货的支持和望其成龙,横扫世界影坛的殷切期望使然。
《疯狂的石头》里面的人物皆是疯狂之徒,但我觉得导演宁浩还是不够疯狂。原因何在?看了盖·瑞奇的《两杆老烟枪》的影迷一定会知道答案。片中七伙伦敦混子们本来过着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生活
这部电影其实断断续续应该看过有2、3遍了。小学初中时候,在长途大巴上、在节假日晚餐后作为背景音放着的中央六上、在某个街角饭馆悬挂的大屁股电视上…
几个经典镜头是很有印象的:坡道追车、可乐中奖行骗、黑皮和大盗面基,但都没有形成对整片的记忆,今天就认认真真坐下来重看了一遍。
提前声明,很遗憾我还没看《两杆大烟枪》,所以对于借鉴与否和程度不做评论。单纯就观感而言,我觉得叹为观止。编剧做到了一百分,本子扎实。导演手法虽青涩但朴实,转场考究。
片中没有一个镜头是无用的
《疯狂的石头》与《北京一夜》
疯狂的石头(2006)
前一段,单位几个年轻人突然迷上了《北京一夜》这首歌。奇怪,他们怎么突然对陈昇这个老男人有兴趣了?后来才知道兴趣源头是信乐团或者李宇春。
七八月的时候许多人对《疯狂的石头》爆发了浓厚的兴趣,都出现写字楼白领拿其台词当口头禅的状况。这部低成本影片突然走红,票房破了2000万,让影界大腕都红了眼。国产影片如此有起色值得高兴,但很不幸,《疯狂的石头》和《北京一夜》是类似的。英国导演盖·里奇(Guy Ritchie)是陈昇,宁浩则是信乐团或李宇春。
网上的评论有的很刺耳,说《疯狂的石头》是疯狂的抄袭,抄《两杆老烟枪》。石头确实有抄袭,不过不是抄一部而是抄两部,剧本整个结构来自于盖·里奇的《两杆老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1998)和 《偷拐骗抢》(Snatch 2000),就连海报里倒映的三个脑袋都是受《两杆老烟枪》的影响。
如下,左边是石头海报,右边是烟枪镜头:
还有这两个镜头,都是从里往外拍的:
其实还是不像我看到过的重庆,重庆的味道没有完全出来,除了语言之外.
最大的收获就是顶你个肺.这句话说起来的感觉太让我起劲了...
“疯狂的石头”连晋新作,今儿高兴,去看了场VIP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