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主旨是一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他们毫无目的、失去归属亦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他们杀人或被杀都毫无意义。“童兵”题材有《疯狗强尼》、《战地巫师》基本上都是从童兵被教化为杀人机器的方向入手。本片的初衷似乎有许多新的尝试,让人倍感欣喜,但是却都只轻轻提点然后迅速服从于老套主题。以下将这几点“欣喜”罗列:
1.童兵们在战争中失去家人,他们从没有时间好好梳理眼见亲人被杀的巨大恐惧,而一直为了性命不断逃亡。然而,当他们最终被反政府游击队收纳时,他们有了一丝家的感觉。游击队提供给了他们暂时的心灵居所——生活目标和归属感。这是之前的类似电影没有探讨的。
2.对于西非国家内战(我认为这里是暗指刚果、苏丹)的系统性原因提了一下。指挥官去见总指挥的时候,旁边坐了一个紧张的中国人,之后又一个白人。基本上这就是非洲内战的内核,彼端的战乱野蛮和这里的庸碌形成对比。正像纪录片《达尔文的噩梦》一般,这些野蛮均源自资本的驱动,资本输入武器换取资源。也正如《战争之王》所说
原载于 《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5期, 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5—2016年,美国导演凯瑞·福永执导的战争电影《无境之兽》,在欧美的9个电影节或电影奖项中,连续获得了16项荣誉奖项或提名。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并非激烈火爆的战场视听体验,而是极为沉重的话题——非洲童兵。或许,更令人感到沉重的是,有能力将此话题搬上银幕的,依然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而不是非洲本身……
没有国度的童兵缩影
1989年
太阳,为什么你照耀着这个世界? 我想用我的双手捉住你, 挤压你直到你无法发光, 这样,一切都变得黑暗, 没有人会看见, 这在发生的糟糕的事。
我们的童年几乎是完美、美好的。而在遥远的西非,贫穷、饥饿、硝烟、战火充斥着这片黑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年幼的阿古和小伙伴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在废旧“电视机”的“框框”里表演,还期盼能卖给大兵。
战争还是来到了这片土地,反叛军碾过村庄,村庄被烧毁,父母被反叛军迫害,从此阿古就开始抗上枪、跟随反叛军“征战”。阿古被叛军首领侵犯,却不敢反抗。
文/容庵
两年前,凯瑞 福永这位年轻导演在一部精良神剧《真探》中展示了他黑暗沉郁的影像风格,剧本以哲学地图似的推理延展,双线索插叙间还原了一段老故事,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的演技如神鬼对置,一举把这部美剧推上了神坛。
《无境之兽》是福永15年的新作品,这次是他自己参与了剧本撰写。电影描述一个孩子在战火之下流离的曲折命运,从无忧无虑、天真懵懂到家破人亡、杀人如麻,影片要反思的主题是非常明确的:战争以及战时的官僚机制是可以怎样摧毁社会,湮灭人性。影像表达即是风格本身,虽然内容沉重,但全片画面风格优雅,看似写实但又精美如画,尤其是色彩的铺排组合以及场景构图,以一种有序而连贯的精致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令观者赏心悦目。
然而,从以儿童为主角的叙事角度来说,电影的核心传达却究竟无法自圆其说。
角色构建
儿童是特别的,儿童是成人的反面——如同异性恋与同性恋、男人与女人、健全人与残疾人——是相对社会活动主体群体而言的异类,孩子是重要的,然而他们也是无力的,这个世界给予我们无数『长大成人』后的诱惑或者特权
观看《无境之兽》的时候,总是想着《上帝之城》,同样是从少儿的眼睛来看社会的动荡与残酷,感谢《真探》的导演福永和他的团队历尽千辛万苦为我们带来的这部佳作,拍摄过程中,福永感染了寄生虫病,剧组里也是险象环生。影片的开始,导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返璞归真的画面,虽然内战的阴云笼罩,但人们满怀希望的生活着,孩子们更是无忧无虑的玩闹,可是我们知道战火就要来了,尤其是这种表面的祥和达到了高潮,人们在教堂里虔诚的祈祷和吟唱时,我似乎听到了炮弹的呼啸,可是福永没有如我所料,他还要安排一场离别,然而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影片的前半部分强烈的震撼了我,有时候我都不忍再看,虽然结尾是我希望的那样,但不得不说,这样的选择使得影片的故事性太强,极大的削弱了它的力度。小演员的表演惊为天人,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表演的痕迹,如果我有奥斯卡的投票权,一定投给他,只是希望拍摄之后福永能够及时给他心理辅导和人生指导。一部好片,推荐,慎看
神说我赐予你食物,赐予你活着的权利。成为我的子民,你就得效忠于我,听命于我!我今时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子民! 电影里的当权者都有无数个理由给你洗脑!把你变成战争机器,成为他们获得权利和欲望的一颗棋子。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今时今日的世界局势!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远离战争!远离意识形态的斗争!
《无境之兽》高水准!这便是阿古眼中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