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寂寥而绝望,我们却要寻获真爱。
我觉得这一句话就已经足够,我不是一个文艺小青年,我也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标签是“文艺”两个字。事实上整部影片平淡无奇,甚至没有高潮,我分了三段才看完。但我始终觉得,是因为我内心不够安宁安定,而不是片子本身吸引力不够。完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其实画面和音乐都是会讲故事的不是么?
我不想去深究“捐献”到底是不是在影射什么。我只知道,如同影片一样,在我的生活中,“爱情”两个字早已变得奢侈,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将我们分离,有太多的重压可以将这两字粉碎。
凯西身上具备的品质的一直是我深深欣赏羡慕想要学习的。淡定,坚定。可是那又如何,她还是无法改变汤米的离开,她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今晚又有人跟我说:多希望我女朋友心地如同你一样善良。(他指的是可以不那么现实,要求房子车子,可以不把爱情建立在物质的即出生,可以愿意两个一起奋斗,一起变出漫天的星星。)
可是即便再善良那又如何,世界如此寂寥而绝望,我却要寻获真爱。
poor creature——来自夫人
poor
adj. 贫穷的; 粗劣的; 贫困的; 蹩脚的
当然在片中这是『可怜的』,然而这个词却也道出他们凄凉的状况。没有出身,没有自己的人生,被制造出来,活着,只是为了延续他人的生命,自己的价值只在于一具可以被一再索取的身躯。
creature
n. 人, 创造物, 动物
这就不用多说了,全片弥漫的都是这样一种诡谲的氛围,他们从来都不是寻常的『人类』,那些残破的玩具,过时的卡带,只在课堂上进行的社交活动,而当rose最终被遗弃在手术台上,这种感受更是无比强烈。
并非他们本身不值得被爱,被关心,被尊重,而是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在内心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警戒线——他们不是人类。好像一旦表露感情,就承认了他们也是人类,是跟自己一样,有感情,有人格,有灵魂的生命,那么他们就该拥有跟自己一样的生存的权利,那么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又是什么?
当眼睁睁看着他们最后一线希望也被剥夺,我激烈的想,为什么你们不选择自己结束这生命,却只是默默承受?逃跑,反抗,自杀,导演难道就不曾想过这些剧情发展的可能?
说着英国腔的科幻片往往都不那么纯粹,或者说别具风味,例如《人类之子》、《28天后》、《代码46》、《月球》……《别让我走》也是如此——虽说导演是美国人,但原作者石黑一雄和编剧亚历克斯·加兰都是英国人,后者还负责过《28天后》和《太阳浩劫》等的剧本。于是,你就看到了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电影。
影片从舒缓的回忆开始,校园中的场面似乎可以出现在任何英式电影中,男孩女孩们在庄园般的学校中游戏,古板的校长与激进的老师也一样不缺。然而很快,你就发现这些孩子与众不同:他们不敢迈出校园一步,仿佛生活在伊甸园里的囚徒,而困住他们的则是克隆人这个身份。
同样涉及器官移植,美国式的科幻片《重生男人》就更多把这一题材当社会话题看待,围绕其带来的道德矛盾或引发的社会问题组织故事。《别让我走》则像一首舒缓婉转、哀而不伤的小提琴曲,在美妙的自然光与油画般的场景中,刻画着三个青年的青春与爱情。
没错,这是一个悲剧且宿命的故事,因为他们生而完整,却注定死于不完整。但影片并不是在为弱势人群鸣不平
凯西最后对汤米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捐赠器官给那些人,延续别人的生命,但人终有一死,其实我们和他们没有分别。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差点就哭了,她意思就是人生体验过友情,爱情,肌肤之亲,牵挂,嫉妒,希望,失望,其实和别人没什么分别,露丝选择第三次捐赠时死掉也是同样理由。死于青春。
看电影时我在想,如果我意识到自己时这样的命运可能根本不愿意活下去,但看到后来凯西说那段话又觉得非常有道理,总而言之,生命重要的不是长度,不是结局(大家结局都一样的)而是一个过程,每分每秒的体验
无论画面也好, 配乐也好, 都可以算作地道的文艺爱情片儿. 但其实, 片子从科幻的角度来看也未尝不可.
开篇旁白首先打下了科幻片的基调,不治之症全都可以治愈,但是看到1952年的时间, 没认定这会是科幻.
起初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纯洁的. 孩子, 健康的孩子, 教学条件完备的学校, 英伦风光, 以及两小无猜的爱情~
然而, 为什么这些孩子都被这样严格的管理着,手腕上戴着信号器, 尤其是在健康方面的侧重, 定期体检和绝对不能抽烟等等? 这些孩子从哪儿来? 这是一所孤儿学校么?
一个实在不忍心欺骗孩子们的新来的老师, 因为受不了自己心中的谴责, 无论孩子们是否听得明白, 她都要把真相告诉他们,于是她被辞退了, 我们也大概明白了原来这些孩子的存在, 只是为了器官捐献.
长大之后的一个关键情节, 是去找真身, 看到这儿其实克隆的科幻调调已经很明朗了. 这些生命纯粹是人类为了应对疾病,而被"制造"出来的.
和几乎所有科幻一样, 观众的甜蜜点在于: 被人类"制造"出来的, 有了自己的感情和思维.
别让我走:口碑炸裂!门外汉的5星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