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充满了传奇和故事,如果将时间定格在五六十年代,观众会在香港发现很多好莱坞的电影,比如《无因的反叛》、《雨中曲》、《罗马假日》等等,除此之外,西方音乐也在这个时候大肆进入香港,猫王、披头士,还有当时流行的曼波舞曲、恰恰舞曲等等。遗憾的是,当年的流行元素在当今的时代看来,也只是一种极具怀旧色彩的非主流艺术文化。《野玫瑰之恋》正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时候产生的,整部电影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故事的设定,都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典型特点。电影以歌剧《卡门》为蓝本,将故事的背景放在香港,以歌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这让“歌女”这一形象有别于传统歌女,而且,其中的主人公演唱的并不是当时的流行歌曲,而是西方音乐。这一创新,不仅让《野玫瑰之恋》取得了成功,而且,从六十年代开始,使用西方音乐作为电影的插曲或者为电影的配乐成了一种流行,有很多电影甚至开始模仿百老汇大型歌曲的桥段。
《野玫瑰之恋》是非常典型的致敬好莱坞的电影作品,在类型上,本片模仿西方的黑色电影叙事模式和歌舞电影的叙事模式
服饰、场域和女性形象: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与融合
影片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对应着对女性的不同规范,其分野也在不同角色所处的环境和身着的服饰中得以体现。男主角梁汉华之母是典型的相夫教子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而梁汉华的未婚妻吴素馨在梁移情别恋后依然恪守“媒妁之言”并赡养梁母,更加符合中国传统道德对女性贤惠、忠贞的要求,她们的着装(中式大衿和旗袍)和居住场所(中式棚屋)也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倾向性。与之相反,女主角邓思嘉的服饰更加西化(相对旗袍衣着更暴露的洋装),与朋友合住在西式公寓中
电懋的上佳之作。不要只说这是王天林的导演作品,看看编剧、作词、作曲、音乐、美术、监制等等人的名字,这部片子也是电懋在那个年代整体创作水平的突出代表。
片中,葛兰的歌,葛兰的舞,葛兰的表演,全部是天才的表现。
电懋用这部片子突出展现葛兰的才艺,葛兰也确实不负众望,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看看,才更清楚地知道葛兰的价值所在。
野玫瑰的表演部分,尤敏可以演,乐蒂可以演,叶枫林翠都可以演,而且都能演得各具风情,但是葛兰的歌和舞,谁也表演不出来。
听着葛兰的花腔女高音,真是神魂荡漾;看葛兰的开场和结束的两段舞,何其陶醉。
这样的人,恐怕再不会有了。
有的观众在看了《La La Land》这种歌不好舞也不好的歌舞片之后义愤填膺地疾呼:“华语电影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优秀的歌舞片?!”—— 说这话的观众大概是不看华语老片的 。虽然现在歌舞片在华语片中几乎绝迹,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歌舞片在华语片中可以说是一种主流片种,港产歌舞片虽然不如好莱坞的歌舞片来的专业,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品,《野玫瑰之恋》就是其中之一。
1957年电懋出品的《野玫瑰之恋》改编于歌剧中的口水歌剧《卡门》,把西班牙烟草厂的背景搬到了香港的歌厅
《野玫瑰之恋》感人!那些“可怜的”,处于“爱”中的人们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