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安德森电影中最不像自己风格的一部电影。
开头四分钟由追随bill的镜头展开。
摇晃,动态,没有旁白,没有人物介绍,十分不韦斯了。
布洛迪长腿一迈登上火车,看着无能为力的bill慢慢放弃,而后进入火车。韦斯的故事由此展开。
熟悉的两段式结构。
三兄弟骂骂咧咧地开启“心灵之旅”(也叫“找妈妈之旅”),一为逃离各自的生活(老大像父亲一样出了车祸,想与一年未见的兄弟重聚,老二本想和妻子离婚可妻子怀孕了,老三因女友劈腿而分手);二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父亲的葬礼,母亲为何不回来?
刚刚看完穿越大吉岭,一如既往的Wes Anderson。画面很美,音乐也再够我听十天半个月的。
弥漫着辣味的空气,异国他乡的处方药,每天早上的Tika,来自Guru的孔雀羽毛,一次车祸,一个孩子,一次葬礼,一次无言的对话,人究竟需要经历多少故事才能扔掉背囊与自己和解。
关于意义,我总觉得其实一切都没有意义,直到你主观地赋予意义。就像影片中的孔雀羽毛,第一次跑到山丘上要根据guru的“使用说明”使用时,其实俩弟弟没人上心,无非是碍于情面应付一下哥哥罢了,内心可能还觉得无理取闹和幼稚。直到经历了更多的故事,在影片的后半段,在修道院附近的山丘上象神旁边,最后的这片羽毛便有了属于兄弟三人的重要意义。
特别注意到几个关于宗教的镜头也很有趣。
在印度教的佛面前点上tika,摇响头顶的铃(之前去过尼泊尔,小伙伴说是为了提醒神灵仔细聆听接下来自己的祷告),但却又滑稽地在胸前划十字。
在山间的修道院,主人公的母亲带着当地小孩唱着基督教的颂歌,带着男主们来到这的指路人却很淡定的在附近的长椅上转着自己的诵经轮。
《犬之岛》是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
然后是朋友分享的
《青春年少RUSHMORE》,让我记住了他的风格。
那这一次的《穿越大吉岭》则是让我彻底记住他的名字。
和前述两部一样,故事线是单一正序走向,说说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1、不断切换的镜头。在叙事过程中,导演是不断在换着镜头,从而描述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的人物在做什么,这种表达方式在《犬》和《青春》里都屡见不鲜,让你有种:我是上帝,我想看他,或者她此刻在干什么 的感觉。刚开始看可能不习惯,但是久了之后倒是看上瘾了
他们在飞机场用戏谑的动作撕掉了返回美国的飞机票,转而一路狂奔,卸去所有包袱,重新踏上仿佛一直行驶于暮色中的大吉岭列车。
这是影片接近尾声时的一次转折,而真正的心灵之旅却由此得以骄傲地开始。
印度的颜色,始终是浓重的黄。隔着老远,都似乎有咖喱的味道飘来。大吉岭静静横卧,许久未见的三兄弟此刻相聚于一节局促的车厢,彼此生疏的感情被印度这一更加生疏的存在替代。他们抽了支烟,继而远远观望着拥挤得人仰马翻的街道和裹着纱丽的姑娘,啜一小口柠檬水。
这趟旅行,始于蓝色的铁皮货车,眼及之处,无尽的田野沉浸在朴素的印度歌声中。韦斯的镜头下,属于东方的明艳色彩逐一展开,晕染在一起。兄弟三人默然虔诚下来,尽管仍然带着西方世界惯有的表情,却终究抵挡不了大吉岭丝丝入扣的静默的侵袭。
“我们要重拾手足之情,就像从前一样,我们要找回自己,心系彼此。”
印度的宗教终究太过神秘复杂,他们尽管虔诚,却无法改变双手合十的祈祷方式。一路上各执一词的争吵,相互猜忌的阴霾
感受是:喜欢音乐多过喜欢情节!(我不是资深电影爱好者,没有看过导演其他电影,无法对其一贯的风格啥的作为评论,只是借个地方,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
美国逗比+印度背景+法国歌!
挺喜欢这样闷骚的情节,不是第一眼就看出笑点,也没有直戳泪点的悲伤。
影片中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gps,没有攻略,没有导游,可能这才是很多文艺青年挂在嘴边的那种“能够遇到自己灵魂的旅行”。
中途被赶下火车,若即脱离的艳遇,惊心动魄又充满了悲伤和遗憾的见义勇,还有那个不情愿却充满惊喜和感动的目的地……哪一个不像我们的生活呢?尤其是,影片中迷路的火车——虽然我们都在各自的人生的轨道上,但是谁也难保不会遇到那个迷失方向的岔口……
路上,遇到了谁谁,然后再见了继续上路,发生了什么,然后解决了继续出发……嗯!总之,就是这种感觉!
PS:分享影片中的法语歌Les Champs-Élysées:http://music.163.com/#/song?id=27710937
(文盲只能听出香榭丽舍(*^__^*) )
【穿越大吉岭】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