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吐槽一下题目翻译,感觉看完之后,觉得应该叫爱情课程比较好。恋爱感觉是婚前的。当然,个人理解而已,每个人定义不同
人物:
医生
医生妻子
雕塑家
医生外遇对象
女儿
医生父亲
医生母亲
司机
主线:
医生和外遇分手→遇到老婆→聊天吵架→酒馆高潮→回到卧室
支线:
认识外遇
当时一起破坏婚礼
和女儿的聊天
一起参加父亲的生日,然后在森林里的谈话,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聊,最后没人要
困惑:
1、 为什么那三个人会和好? →因为真的不想再吵架下去了?
2、 为什么雕塑家后面就不想结婚了?→知道自己不适合?→那为什么一开始要结婚?→因为医生妻子根本不想离婚;而且前面有暗示,雕塑家其实只是在演戏
3、 为什么这个女人最后会跟医生?→家庭?孩子?
4、 为什么医生不要外遇了?→想要稳定的家庭?→那个女人想要结婚,而且整个人无比轻浮;更重要的是,她需要的是激情,而男人已经老去,缺乏了这一切
5、 为什么要建构一个想要成为男孩的女孩?→婚姻的不良影响?
6、 医生和老婆的相遇是精心安排的吗?→是的,有人监督
和经典的《夏夜的微笑》相比,《恋爱课程》内容上尽管更丰富,男女相悦世相万象更多姿多彩层层叠叠,但表现方式上更趋近于临考前突击的填鸭式教学,把本已微妙的爱情变得更为繁复目不暇接。所以如果说《夏夜》是男情女爱的一门必修课的话,《恋爱课程》更像是临时开设的补习班。
《恋爱课程》的角色们就像坠入阿鼻地狱的小鬼一般沉浸在欲望的渊薮中不能自拔,婚姻敌不过爱情,爱情敌不过性欲。伯格曼翻来覆去,还是离不开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只是这一次,他想用更轻松的方式把他表现出来,这在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恋爱课程》中的失败之处在我看来,在于细节上太过于堆砌,伯格曼意图通过情节来推动电影中的喜剧气氛本无可厚非。但是他忘记了,喜剧的韵味不在于繁杂,而在于简洁,卓别林最好的几部电影,无论从结构到叙事方式都一如流水般的清澈。《恋爱课程》出来的效果,就像是我们玩的层层叠积木游戏,堆得越高,其基础越不稳固,到最后伯格曼所要表达的主旨倒变得无足轻重了。最后我们的男女主人公在酒吧外的堤岸上复合
当婚姻只剩碎片——《恋爱课程》,英格玛·伯格曼,1954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