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想写新片,但如今影院里的新片太少是我喜闻乐见的。
华语电影充斥垃圾。去影院看华语新片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被侮辱的过程,主创和资方用他们的自负和无知侮辱我视听和审美,和票价无关。我既然不是毒Sir那种媒体,就压根连开喷都不必,根本不想回忆那种恶劣的感受。
引进电影极少惊喜,都是限定了主题(价值观)的大片。上周在网上看了一部半新片,The Accountant,会计刺客,本阿弗莱克主演,一部缺点和优点都很突出的片子。在中影引进的片子里是看不到这类的。更不用说Gone Girl这种神作了。
下面这些都是会计刺客的短评:
“《会计刺客》就是用过时的方式来呈现一个过时的好莱坞动作片里的过时的主角,然后用过时的言论来强调差异性。(《卫报》评)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这个角色,因为孤僻症反而更完美的数学怪咖天才,整个概念在很多层面上就让人不适应,特别还去服务于这么一个低级的犯罪故事,看得人痛苦。(《滚石》评)
“影片将老套的动作片元素建立在不靠谱的故事大纲之上,显得有些混乱,它要么让你感到愤怒
“战争就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这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面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是什么经典,在这本经典著作中也不引人注目,但是,却是几乎所有军人共同认可的。
一方报仇,另一方报复;一方再报仇,另一方再报复;。。。。。。这种循环屡见不鲜,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存在。这多半是出自于人们敌对心理的本能。这部片子里面讲述的故事并不稀奇,反抗、镇压,这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之所以拍这部片子,仍然是出于一种敌对心理,出于法国人对德国占领军的愤恨,和法德之间固有的一种民族矛盾情节。换个角度来想,法国人也不是没有发动过侵略战争,法国军队也不是没有镇压过占领区人民的反抗,也不是没有干过屠杀的事情,他们怎么不拍一下“被侵略民族反抗法国人统治、法国人屠杀被占领区人民”的片子?
推荐这部片子,不是因为这部片子好,更不是因为这部片子的故事好,而是建议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种片子的拍摄动机。
“你的手能创造奇迹”,医生的手能化腐朽为神奇,叙里安的母亲曾经饱含深情与骄傲地对要去做手术的儿子说过。
但是当亲眼见到被送去乡下避难的母女二人被害的尸首,当整个村子被溃退的残余德国小分队所血洗,当你所爱的人们被残虐致死,这双手也做了我们都一致认为该做的。家园被毁,那么就亲手血刃仇人吧。
叙里安利用对乡间城堡的地理熟悉度,拿着父亲留下的一支双管猎枪行动了。他是个大个子,行动却灵活巧妙。整个复仇行动在曾有过甜蜜情境的乡间城堡、在他的痛苦隐忍与对家人的追思之中展开
◇1《老枪》是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法国摄制的一部经典意识流影片。编导成功地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电影传统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使影片取得令人赞赏的成就。因而获得1976年法国首届最高电影奖-凯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声音奖。
与传统电影相比较,这部影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量使用了“闪回”。在影片中大概使用了有13次之多,在时间上占据了影片总时长的五分之二,这在一般传统影片中是很难见到的。平常影片中我们见到的闪回镜头只是极个别的存在,那么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如此反常的使用闪回呢?
首先我们说下闪回蒙太奇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1、 闪回可以表现出两个时空层次所发生的故事,例如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就运用到了这一点。2
2、 还可以表现人物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看的见得画面来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变化。
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闪回的使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镜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用来揭示人物的心态,从而更好的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时
除了令人惊异的老套剧情之外,这部片子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当属女主角罗密施奈德的美艳动人了,的的确确不可方物。
至于剧情,说穿了就是一法版“地道战”,只是男主角的动机不如国产的“伟大”罢了。另外一种表述就是,被赞誉为下凡天使的医生也可以成为终极杀人机器
没有童年的回忆,或许这样打分才会更客观。
但是排除时代因素的打分真的会客观吗?
整部电影的主线非常简单,大量的篇幅是在回忆,因此不能说引人入胜。
我一个大学同学曾感慨说法国女人太美男人太丑,当时我们在看《虎口脱险》。
男主角长得无法恭维,女主角却和他成家了,为啥?回忆中第一次会谈或许有所揭示:男主角是医生,还买了个古堡;女主角无业,缺钱时去书店打工或者做假首饰……
事实上按照回忆所述,在女儿出生后二人似乎有段时间是分居状态,或许是战争才重新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相比之下,德国鬼子兵是一个比一个帅……雅利安人名不虚传?
“老枪”沉默中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