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本性中,有很多的情感,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教皇还是普通生活的民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条和自己要做的事情
本片中所谓的教皇是在无意识中被推举到教皇的位置上的,导演将他内心的焦虑,不安和自卑用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以至于他在发言前的嚎啕大哭和偷偷逃走的那种感情的流露彰显的突出和生动
在神于众民之间,做到将神的意志传达给民众的引导者,在世界10亿民众和众多红衣主教的面前,他无法承担着如此大的重任和压力,选择了逃避来进行人生的思考,这是懦弱的表现吗?
起初看来,是懦弱的,许多类似的人被推上高位后,受着舆论受着压力,受着大家的期望和关注,默默进行承受或者鉴于无法辞去的责任,强迫自己忍受并且慢慢变成强大,每个人都想做到变革和先驱,甚至功绩,但是又有谁可以如此真诚的面对大家坦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承认自己的能力,勇敢的说不!
这是一种面对自我的态度,反过来看也是对民众的一种责任感“我不能引导你们”,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候,他是多么的释然,一个坚强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的人是多么的强大,神选择了他
1、片名源自拉丁文我們有教宗了(Habemus Papam,2011),是教廷宣布教宗人選時表述興奮的慣用語,譯為教皇誕生是客觀的敘述句,翻作落跑教宗則是詼諧中有貶意。在歐洲,尤其是義大利,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2、兩種末日緊跟著新教宗出爐而來,這是一個對職位接受或拒絕都兩難的困境。其一,接受:這是新任教宗個人世界的崩潰,因為才、性相乖離,名實不符(於片頭即揭示)。其二,拒絕:教宗宣布辭職,對廣大信徒而言是場心靈和信仰的浩劫(迄尾聲才顯露)。含藏在這樣劇情設計中的深意,是,其一
好的电影总不是随随便便拿个剧本就拍的,往往是导演私人品味的呈现。不可否认,南尼•莫莱蒂是意大利影坛的全才,他的作品总是带着他自己的任性品位。这是我喜欢的。“我拍我的电影,不是他们的”[“他们”是指那些媒体人]。任性的人自是有一番执着在的,因而创造出的作品充满灵巧和张力。
《教皇诞生》 并非一部传统的宗教电影,虽然主人公们是一群上了年纪的红衣主教们,但导演并不想把电影拍的那么严肃,他将这群公职人员描写的像孩童般天真可爱,在选举时对教皇这一责任重大的神圣职务都唯恐避之不及,心里默念着“千万别选我啊别选我”,电影的后半段百无聊赖的他们在梵蒂冈庄严的庭院内开展了一场活泼热闹的排球联赛。莫莱蒂就是这样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节奏一点点剥离掉宗教神性的光环,聚焦到人性上,让他则在当中扮演者一位旁观者。
我们的男主角教皇梅尔维尔也并不再是大众认知里的那个伟岸形象,他仅仅是个普通人。普通人在重压下会选择逃避,而教皇在重压下也学会了离家出走,开始了自我的探索之路。 当全民忧心惶惶的时候
这绝对是给了梵蒂冈那帮红衣老头们一个狠狠的大嘴巴。算不上一部十分严谨的宗教题材,却更多刻画了人性的真实面孔。各位主教投票的场景就像拍一群考试卡壳的迷茫小学生,还有偷窥这个有趣的镜头。在众教徒等待这位新任教皇庄严出场时他却在一边嚎啕大哭,高喊"我不能"。最后逃离现场,留下那个主持的主教和广场上一帮黯然神伤的信徒,多讽刺的画面。
一个演员,这是这位新教皇对自己的定义,而这个剧场就如他身处的教廷。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排练彩排,最终出席一个个无比隆重的首映礼。当他逃入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花花绿绿的世界,仿佛是逃离一座禁锢的牢笼。
主教们说:上帝选择了他是不会有错。他是被选中的,但不是被上帝。"我不是能引领众人的那个人,反倒更像需要被指引的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都害怕别人对自己寄予厚望,自己却没能力称为他人心中所想。
《教皇诞生》是今年电影节我错过的电影,它一个题材新颖的电影。教皇选举的特殊性造就了本片的戏剧性。新教皇由红衣主教们投票选出,但新教皇却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而十分惶恐而闭门不出,教皇一刻不登上阳台,红衣主教们就被关在教皇宫里以防泄密,连被请来给教皇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医生也一同被困。在这样有意思的设定下,集编剧导演主演一身的南尼·莫莱蒂(演心理医生),将梵蒂冈教廷从刻板形象中拉回我们平凡人中间。
看到新教皇缺乏自信,我们很容易想起另一部电影《国王的演讲》,那是一部正统的励志片,主角通过努力最后克服困难做了个好国王。而《教皇诞生》一开始的停电和有红衣主教跌倒就预示着本片那若有若无的喜剧色彩,也预示着与前者不同的真实主题。以下略微剧透。
被集体关禁闭之后,百无聊赖而打发时间的红衣主教们愈发回归真实,有玩拼图的,有踩电单车的,有远道而来时刻想溜出去观光的,有打牌做对家不满意吵架的,有跟随假教皇放的音乐翩翩起舞的,同样百无聊赖的心理医生干脆组织了一场国际老年排球赛
“教皇诞生”好看!我們有教宗了(Habemus Papam,2011)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