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本来是一种在成本和成效之间的折衷产物。国内普遍是以两集电视的水准来制作。日本、欧美都有很棒的电视电影,《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还都是大腕或准大腕来演。而香港很有意思,曾经电视台推出很多单元剧,在投入上不及电影,但是题材选择和人员制作上往往还会出些出乎意料的惊喜。(乱入一句,我一向不看好李仁港的电影,但是不知为何,觉得如果他来拍《史记·刺客列传》的单元剧,或许会是不错的人选。只是单元剧就好,如果让他弄成电影一定又闷又囧又罗嗦。)
最近看的这几部PTU,如果是在某个周日午睡刚醒的下午,打开电视看到,应该会被强烈吸引。比起专门起早去戏院看半价场,看完后还要找不辜负自己的地儿吃饭那种兴师动众,性价比更超值。
看中印混血男主角问表哥:我坐牢的时候你在哪,你有没有来看过我。哈哈,妥妥地TVB台词,被这样非典型角色讲出来有点跳,但也能提醒人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所保安和经理这两个角色,真是太符合我对香港人的印象——制服特别挺,效率特别西方,但内心还是东方的门第之规。这种环境你想高唱种族平等
这部以《机动部队》为题材的电影,在题材上更加刁钻,开始探讨香港的种族歧视问题。不管是叫“差佬”还是“巧克力”,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种族歧视。电影里的一些设计显得很多余,比如和前几部一样插入的警队新人,比如邵美琪的爱情,尤其是邵美琪的爱情这条线,交待得虽然清晰但是对整个电影的走向并没有影响。电影里的印度小哥还是比较帅气的,林雪沦为配角后演技好像也开始下滑,邵美琪还真是耐看呢。
end
http://axinlove.com/2009/05/tactical-unit-partners/
《机动部队-伙伴[Tactical Unit Partners]》搭台唱戏
看本片前,要明白一点:银河映像不等于杜琪峰。也就是说,以后银河映像的电影不再单指杜琪峰导演的电影,也不会每片都达到杜琪峰电影的复杂叙事的程度。有了这个心理建设,对《机动部队》的失望就不会那么大,《机动部队》系列虽然都来自于银河映像,但杜琪峰担任监制和他自己亲自上阵,两者之间差距不小。
快速拖进没有发现有任达华,看到一句话评论,“寡淡如白开水”,几乎已经要shift+delete处理这个DIVXrip,但想想既然之前的两部非常一般的都看过,也没有理由再惧怕一次遭遇战。既然有银河的标签,既然要写文章—-香港电影还是简单易懂,那就开始吧。90分钟的电影,占用的时间正好,电影的状况自然无法达到《暗战》、《一个字头的诞生》或《文雀》,但比《机动部队-同袍[PTU2]》、《机动部队-人性[Tactical Unit Human Nature]》要有了一些趣味。
没有“杀很大”的跌宕起伏,有了趣味以外还有了腾挪的空间。
郁闷死……有想把他拉下来海扁一顿然后自己上去的冲动……
另外,任达华说到自己第一次打死匪徒后上司送给他“二十三”个字,听到这“吓”了我一跳……无语……
好象到最后谁是买凶的最终BOSS也没说,可能这条线至关紧要了吧……
感觉真是烂啊!比前面任何一部机动部队都烂,前面几部总有点多条线索最终汇合的意思,但这部感觉零零散散到最后还是一盘散沙……
意外地,睇佐几集垃圾之后,都算睇翻一集好嘅PTU习作,算系中上。大题材比较积极,特别系早排先有菲律宾工人嘅抗议风波,算比较客观咁描述佐一下南亚人系HK嘅情况,而且,都从某个角度反应到HK社会嘅一个小侧面。velu嘅演出几有火花,倒系肥沙嘅形象太过正面了,一时接受唔过来。任达华依然退居二线,略显老态。邵美琪段感情戏简直系败笔,不知所谓。至于刘滩呢个角色,同徐子珊系《跟踪》里面嘅初哥形象相比差太远了。总体感觉,刘国昌想将太多嘢放系一齐表达,结果每样嘢都唔够时间同力度。想学《跟踪》不过差太远。
开头那一场邵美琪很美哦,而从中间床上那场看,似乎胸部又大又柔软的样子。
打就差了一点,不过挺真实的,不过这种电影的真实感不应该是在打斗上。
邵美琪怎么的就和十年未见的男友上床了呢,头一场还尴尬地出现在同学会上,后一场就在床上了。
邵美琪家菲佣的表妹愣愣地就被抓住了。哦,菲律宾女人不但能做菲佣,还能做鸡,这算是提升了菲律宾的国家形象了吗?
香港有很多南亚人吗?提到南亚人的电影不少啊。《大只佬》里面,南亚人神功盖世,《重庆森林》里的南亚人是干嘛的?我忘了。《神探》里南亚人是偷窨井盖的,南亚人在香港干的活和我们沭阳人在常州干的活是一样的啊。
从这部电影看,香港的南亚人真像内地城市里的农民工。老南亚人是个巡楼的,住在一间仅可容身的小房子里,到点就去巡楼,愿望就是攒钱在印度买地,盖屋。儿子、外甥(农民工二代)在香港出生,会讲粤语,穿着也和香港本地青年无异,都成了半个中国人,只是在小时候,一代找遍全香港的学校,也没有哪家愿意接纳二代念书。他们不被香港接受,连会所保安都敢称他们“死差仔”(农民)
《机动部队—伙伴》成本越低,惊喜越大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