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写作。主人公于长水是京西山区沟北分局的一名快递员。他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八岁时为地主放羊,深深地意识到阶级的苦难。父母都是老共产党员。童年时,俞长水经常在深夜和母亲一起去送一地鸡毛的信件。在革命的斗争中,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从小就明白,只有革命才能有出路!那天,他遇到了一位女工人的“盲信”,她在寻找失散20多年的父亲。信上的地址写得不详细,多次投递无效。该组织将这项任务委托给于长水。带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他不遗余力地四处寻找,最终在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受助人,使他们的父女得以团聚。于长水了解到,山区群众看日报心切,领导早就提出缩短投递时间,解决看日报难的问题。但是,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交付速度?有人主张增加两个人,但俞长水想到了毛主席的教导。艰苦的工作就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负担,让我们看看我们是否敢于承担。他首先要求增加40英里的送货任务,还建议将其他两条路线合并为一条。这不仅节省了一个人,减少了60英里的弯路,还让一个建筑工地和两个公社可以阅读当天的报纸。新提议在员工会议上提出后,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只有保守的老邮差老王反对,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初中毕业,很快进入邮局工作的小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坚持走这条新路线。他克服了困难,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对邮政工作和新路线缺乏了解,也缺乏实际的工作培训和测试,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他摔倒了,脚受伤了,不愿意再走这条路线。老王以这个理由继续反对。此时,于长水主动与小秦交换路线,并亲自承担责任。党支部批准了他的请求。在新的道路上,他以强烈的革命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新的路线不仅被他坚持,而且向前发展,将原本不在他的路线中的东山旅改为直接投送。群众关切地问他:“余老,你总是觉得两头都黑,是不是累了?”余长水回答:“趁你年轻,为革命多做点事!”他的模范行动帮助小秦和老王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在五好员工大会的评选中,大家一致推选于长水。就连老王也坚定地表示要革命,要向于长水学习,这引发了一场向于长水学习的全球运动。于长水16年的工作就像一天,他穿越了县城西北部陡峭的山脉,深受山区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