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可以想见,文革题材会是未来中国电影的一大题材类型,然而在现在情形下,拍摄这一题材实在难以施展,创作者无法放开手脚。《我11》的切入点比较简单,大多数事情来自一个11岁小孩的目光所见。你可以说他看到了,也可以说他并不理解,懵懵懂懂,睁一眼闭上一眼,好似现在的官方态度。在作者的旁白自述中,他把亲眼目睹的残酷视为了成长过程中的阵痛体验。
自2003年第六代浮出水面后,贾樟柯一举成名,转战纪录片拍摄;娄烨被禁到复出
一直捉摸不透这部电影。一如捉摸不透生活。
我想起(那位被形容为阴谋论妄想狂的)居伊.德波的话:“一般历史生活的缺乏也意味着个体生活至今还没有历史”。这令人困扰的概括体现在影片中,似乎已经成为王小帅最被诟病的一点。
影片中很多显性历史“缺乏”的并列,比如反抗时代而杀人的人和少年对白衬衫的爱慕并列;以革命名义械斗中的丧生与少年初次遗精并列;历史的生死关头与少年们无足轻重的背叛并列——“一般历史生活”与“个体生活”一股脑于11岁少年生命中惊心触目,彼此消抵,错合,分裂,再渗透。而最后——如果有最后——“一般历史”竟然凝缩在杀人犯与少年对白衬衫的同样郑重里,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王重新考写“历史”的野心并担心这种可能到底如何。或者,影片的自传式色彩,多少可以回避这种指责。那么多事,大家怕都已不相信了。貌似坦白的更多指向自己的信或不信的态度,是今天唯一可做的令人可信事情吧。越过怀疑,不得不赞赏,假如影片给出的对白衬衫的郑重,是王重新考写“历史”的机智(正如他一贯的机智)
我11{2012.10.11}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