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句熊孩子,必然引起四方聚集,群情激愤,避之唯恐不及,不多说,大家多多少少都是熊孩子的受害者。一句“你这么大人了跟孩子计较啥”,“他还是个孩子”,让这口气提不上来,咽不下去,熊孩子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物种之一了。
《系统破坏者》这部电影,主人公9岁的小女孩本尼就是这么一个终极的熊孩子。一个九岁小女孩能熊到什么程度呢?不光是万人嫌,就连她妈妈都受不了,抑郁到以泪洗面,最终只能选择抛弃她。
和别的孩子打架说脏话那都不在话下,脸不红心不跳的从商店偷走皮包
整部电影看起来真是太气了!
操蛋的父母真是孩子最大的敌人。
这部电影让人想到《何以为家》。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善。”
父母的贪婪,才是原罪。
既然身为母亲都害怕自己的孩子,那当初干嘛还要生下来?生一个还不够,之后还要再生弟弟妹妹?老大既然很小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选择引导、治疗?就放任其自然发展,愈演愈烈?然后,自己管不了了,就送到教养院去,管教养院不收了,就选择逃跑……这算什么母亲?这样的母亲,是不是当得太轻松了。
为什么做父母不用考试啊!
11月15日,在北京百老汇艺术中心放映完德国电影节开幕影片《系统破坏者》后,几位嘉宾对于电影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提问问题的观众中也来了一位系统破坏者,在台上表演行为艺术被保安追着满影厅跑,控诉之前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希望这两位系统破坏者的问题都可以从源头得到解决。
德国电影节中国大使王景春· WANG Jingchun
书本记者拿到的签名手册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系统破坏者》映后谈
映后嘉宾:
·西蒙娜·鲍曼 德国电影协会总经理
·沙丹 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
赞一下小姑娘的演技,从系统破坏者到世界新闻,表现不俗。
这是一部值得体味和思考的电影。benni的人生路究竟在何方,也许导演和编剧自己也没有答案,所以安排了开放式的结局。一次次让人看到希望,一次次又突然戛然而止,退回原点甚至更糟。作为家长的观众,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如何参与到他的成长中,如何真正给予他能够体会到的温暖关爱,如何在冲突中给予孩子引导而不伤害他…
benni的疾病更多的是心理的,有些伤害也许再也没法抚平。在这套看似完备的儿童救助体系中,她被一群善意的人包围着
校卫先生的想法,有点像谘商师在心理治疗有可能会遇到的移情(transference)、反移情作用(countertransference)。
移情是指个案(來求助的人)可能会因为受到了一个陌生人对自己问题的全然投入与关心(即使他知道这是为了治疗),开始在心理上依赖谘商师,甚至有可能爱上谘商师,将自己对生命中重要他人所抱有的期待投射在谘商师身上,或是将自己以往的生命经验以及与别人的互动模式带到谘商关系之中。
而反移情则是指当谘商师投入于治疗疗程时
“系统破坏者”校卫与本尼之间的移情和反移情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