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赞的一部地方方言电影,有台湾电影的感觉!作为客家人去看潮汕话的电影,尽管语言上不通,但是丝毫不影响理解电影里的剧情,人物和情感。
电影里看到了很多现实中家庭的羁绊,爱情的不易,看电影过程中总能联想到类似的人,事,景。爱情与亲情,对于有的人仿佛很容易做到平衡甚至双收,但大部分的人都需要经受两者兼容的考验,对于这部分人,看这部剧估计都感同身受,难以自拔,动情处潸然泪下。
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接地气的好片子,情感足够细腻,强烈推荐!
看完整部电影的我不得不说电影像是浓缩了半个潮汕,不管是乡音也好,习俗也好,导演编剧对剧情的把控节奏都很好,有笑点有冲突有记忆点。
如果让我评论这部电影的话,开头很容易让我想起《饮食男女》,但又不完全像。它的故事线只是简单地安排在母亲与儿子之间对于外地媳妇的争论,但又不得不说因在潮汕地区而显得真实。
电影真实而隐晦地显露出一点点,而后又因里面不同角色的美化而显得不那么钝化。
而后潮汕地区将要如何更开放的姿势去面对可能会打破传统的新事物
之前看《俗女养成记》,女主家乡的小村镇干净整洁、充满韵味,街坊邻居之间满满的乡土人情,祖孙三代共处一处院落,奶奶可爱,妈妈强势,爸爸风趣,儿女调皮,一家人守着一座小店铺,经营一桩小生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轻松自在。
本片也给我传达了相似的感觉。男主的家坐落在汕头某个临海小镇,三代人居住在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逢年过节还有祭拜的传统习俗。主人公往返于在汕头和深圳之间,镜头穿梭在摩天大厦和窄街小巷,潮汕话和普通话交织,营造的氛围温暖又真切。
影片的故事内核非常简单
作为在杭州生活的潮汕人,看到这部电影实在是多有感触。
相比于前作《爸,我一定行的》,这次选择了一个更合适的切入点:潮汕地区与外部的冲突,这对于地方电影特别是以潮汕地区为主题的电影来说,无疑是更为合适的角度。
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海,地理因素等原因造就潮汕地区百年来的封闭与排外,作为闽南语系的潮汕话,却在地理划分中将潮汕归属了广东省,等等各种外部因素对潮汕地区封闭的影响更是可见一斑。这种封闭导致了诸如排外和生育率高等问题
大年29,和老公一起看电影
当电影进行妈妈来到深圳,看着儿子生活状态,改变主意,和儿子一起到机场送别女主的时候,老公突然转过头,对我说,大年初一,还是陪你回家,我一个人睡,也没有关系。
接着又补了一句,新婚第一年,让你一个人回老家过年还是不太好。
黑暗中的我有些感动又有一些惊讶,我沟通2周都无果的事情,看个电影,怎么就转变了?
当下觉得,今天陪他一起来看电影,是今天做的最正确选择。
配合着方言歌曲的吟唱,以及所有演员克制但有细节的表演,妈妈与儿子的情感互动,与老公的互动
在看到片名时,我有点担心,是不是上一部赚钱了,这部换个主体(从爸换到妈)再走一遍。看完之后,非常后悔当初年末的时候在电影院选择了另一部电影。她真的值得大银幕!!!
上一部《爸,我一定行的》给了潮汕人很大的惊喜,但情节上还是有些生硬,有些甚至非常夸张,所以给人有点卖弄情怀的嫌疑。但这次真的进步很大很大,故事非常流畅生动,情节也非常合理自然。围绕潮汕妈妈对儿子娶外省媳妇的偏见这一主线,亲切的讲诉的我们这这一不太好的“传统”
“带你去见我妈”比想象中好看的潮汕情怀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