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不住的,真实故事改编。
插叙手法,很适合堆积情绪。
最开始看到115人生还,只觉得115是个数字,哪怕清楚地知道机长确实很伟大很牛逼,这么多人活着真的是件令人开心的事,但情绪确实不太到位。
包括机长夫人,刚开始担心丈夫的工作,担心家里的经济问题,最后收拾家里的时候才打来电话道歉:"我才意识到死里逃生的115人中有一人是我的丈夫,对不起。"
影片着重描写了世人对机长的赞誉,调查小组对机长的怀疑,还有机长自己的心理矛盾。
刚开始以为机长真的仗着经验选择了一条看似生存率为0的迫降路线
同样的剧本,换个导演不会这样精彩,换个演员更不会这样精彩。
影片改变自2009年全美航空的一次事故,在两个发动机全部失效的情况下,萨利机场成功把飞机迫降到哈德逊河拯救了155位乘客的生命。想必大家当年都从电视里看过这则报道。但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英雄行为居然引发了一场争议,根据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萨利当时本可以迫降到临近的机场,但他却不顾乘客安慰冒险迫降到哈德逊河。
“为什么一架飞机会降落在哈德逊河里?”
“是浮在哈德逊河上”
“这是史无前例的。”
“所有事在第一次发生的前都是史无前例的。”
萨利和副机长杰弗里调侃的回应着NTSB,电影在对英雄的质疑声中展开了。
故事用了剥洋葱式的手法,通过片段式的危机重现,委员会的报告以及萨利的回忆渐渐拨开真实的情况。86岁的伊斯特伍德显然不乐意拍一部充满戏剧冲突和灾难场面的电影,他选择了一种极为克制和内敛的叙事风格,电影里没有人物间的争吵,没有义正言辞的抗争,萨利唯一的抱怨是和副机长的那句:“在过去40年里我虽然安全搭载了超过50万名乘客
单从灾难片来说,本片朴实无华,特效也很简陋。毕竟从起飞到迫降,不过短短的6分钟。再怎么加料,生与死,天堂与地狱,也不过就在这短短的六百秒里。它不可能像以往的灾难片一样搞出多少激情四射的剧情,惊心动魄的一波三折,中间还掺夹着多少英雄与美人的动人故事。
最主要的是它的真实性:空难,但凡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的心头往往一紧。从比例上来说,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有生还者已经是幸运无比。155名乘客加机组成员全部生还,是能够载入史册的光辉奇迹。但故事的精彩之处,并不是着墨于机长如何完成这伟大奇迹的,而是在于质疑。
萨利机长的在空难发生时的行为是否正确及时,采取的应变措施是不是最优的结果,途中有没有人为的过失。 审判长也说,这是第一次听空难录音,更加没想到能和机长副机长一起听。事故模拟只能通过冰冷的数字去分析结果,但生命的重量是无法单纯通过模拟而预测生死的。机长卓越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让这一机人逢凶化吉。三分天灾往往跟着七分人祸, 这种严谨认真的善后调查面前
1
如果不剧透,不看故事梗概,不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这绝对是一部有悬念的影片。
与我们的机长不同,萨利机长在拯救了一架飞机的旅客和自己之后,面对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来自调查组的质疑。
我想,这会更加真实和诚恳。
真实的生活,一定不只是拥有鲜花。
哪怕是情人节里的鲜花,也浅含着某种目的。
想要拥有你,想要占有你。
那些在你成功时候,献上的鲜花,一定有真心实意的,也一定有虚情假意的。
航空公司需要你一次次的在媒体面前作秀
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多有意思的镜头语言值得拿出来分析:1、开场画面镜头摇晃的很厉害再加上剪辑表现出事件发生时的形势危急这与拍摄萨利机长平稳的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萨利机长遇事冷静的特点也契合了演员自身的表演特点。2、萨利满身疲惫趴在床上, 电视响起新闻记者播报的声音随后画面切到新闻里女记者的镜头并缓缓推进:“萨利·萨伦伯格 你到底是英雄还是骗徒” 这一镜头的意思是什么?它其实起到一个扩大质问效果的作用,且揭示了整个电影的主题
先看的中国机长,再看的萨利,不自觉做了比较。无论是从电影的质感,叙事的手法,故事线的穿插,还是对人物心里的特写,《萨利》在情感上的表达明显要更细腻动人。两部电影背后都是真实的案例,真诚的向两位机长致敬。《中机》给我的观感,更多是只还原了空难的全过程,震撼的场景给人视觉盛宴;而《萨利》的观感却是平静深刻的,从飞机出事,把大家平安带回地面,再到接受媒体采访、接受调查,机长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几经波折,由失事自救时的冷静,到面对媒体普天盖地宣传时的不知所措
《萨利机长》,到底启蒙了我们什么?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