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情大致是,先向警察报案,然后打电话告诉警察申歌抢银行,再然后故意被申哥抓住并且喊话要和他合作。期间和乐团老大联系频繁,最后设局让他赴宴。
主角一石三鸟,一是当初报案的警察、二是童年仇敌大鬼哥、三是杀人凶手乐团老大。
之所以我给差评,就是整部电影给人很压抑
1.女医生被家暴却向警察闭嘴不谈
2.塑造男主形象过于令人讨厌,无法理解男主为何一直没有摔跟头
3.被申哥关了还能跑出去
4.和乐团老大打架时很被动,明显体力不支
5.张译身边的警察侮辱军人形象,办案的时候心思更放在吃上面
6.讥讽孤儿院的管理,人当场被打的那么严重,除了教育缺失,也证明管理工作不到位
文末出现一段煽情文案,我从作品上只能看出一味凸显男主角的才华、情感,讥讽孤儿院管理混乱和警察的不作为,我看完这部电影很压抑
ps(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影院限制而改的电影,让导演遭了骂。做商业片就是苦,觉得好的人开始沉思,一片静默;看不懂的人大肆宣骂。一个故事太注重细节固然无味,我对于那些专挑细节谈成败的人只想说以后看完电影别说话。)
一个阴谋卷着更大的阴谋。
死于1999年的女人的白骨被人发现,一个外表绅士的音乐家就是强奸素梅并在多年后杀了她的人,他的女儿林巧目睹了自己母亲被暴力杀死,同时林巧为了替被校园暴力的苏昂报仇,推下申。多年后为了报复申和音乐家布下层层局。
我喜欢韩剧里的直白和快意恩仇,可他们从来不解决问题,有的只是一个可笑的后来。文化里的差异总能在白日之下被显现出来,倘若西方没有美洲输血,倘若不是印第安人的牺牲带来了他们的繁荣,又如何会有后来依靠欧美起飞的韩国。这所有的宏观叙事和眼前的轮回被展露了出来,愚昧的人们总是羡慕韩剧的直白,却瞧不见那是工业化背后的讨好,也未曾瞧见的是一个依靠文艺作品才能反应,才能推动的国度,甚至民众最后的发声舞台都被资本讨好的消费主义占据是如何的恐怖。
当张译走到了欧豪最后的面前
先是看了楊樹鵬導演的一個小演講 覺得這導演有想法 不商業 不善表達 但說出的少之又少的話能讓人聽進去 我會推薦大家去看 以內地新人導演拍片水平來說 我覺得不錯 有情節 演員有演技 郭曉東 余男 張譯 演技都是好的 有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鏡頭 卻跟當時人物的境況和內心都有關聯 這樣看來 這片子不錯
故事开篇的血色青春,仿佛能感觉到牙齿咬碎在嘴里的腥味,随着人物的下坠引出十分炫酷的片头,开了个好头儿!
电影前部分各种线索铺的很开,各种吸睛的元素接踵而来,黑客、银行劫犯、警察、指挥家,白骨、大提琴、装满药瓶的柜子,慢慢打开的网。越看越想看,只是这么多线索,渐渐的在想导演要怎样收这个网呢?
最后的对决,放在了船舱这样的斗室里,总觉得不太解气。虽然最后把船炸了,可那是在一切都结束之后。也许导演想要通过最后那个大反转给我们个暴击,突出主题。但我好像并没被感动
《少年》愿电影院更多剧情流。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