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
1.卖狗和领狗都要经过一个中间人——多杰,而他的身份是派出所的。背后的现实值得深思,不是他们的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有的一种现状。
2.而老王买狗和还狗过程中态度的变化却因这个中间人而前后截然相反。
3.在饭馆吃饭时多杰和他舅舅对话的镜头从门外拍,两人表情不太清晰,“现在狗为什么这么值钱呢?”“城里人养狗干什么呢?”老人的无解、无奈或者那种想不通的表情如果表现的更明显是否会更能与我们产生共鸣呢!
4.另外玻璃反光好像工作人员有露馅,看到有个人头晃来晃去的
5.当把马和狗栓在手扶拖拉机上时,两者产生鲜明的对比,两种交通工具的对比吧!这种对比在影片中还有其他表现,比如后面老人一再强调说贩狗小伙子不再像父辈那般是狩猎高手,连样子都不像,是对两代人之间的对比。
6.摄影师的镜头角度总喜欢用透过窗户,透过门来描述主题,而这个手法在贡布和妻子仁措去学校找她姐姐的时候,镜头角度的猛然转变让观众在视觉上跳跃很大
画面总是儿子骑着电摩托车往前骑,藏獒因为老了奔跑速度并不很快,而只是稍有磕盼地跟上。到院子的后面看到几只藏獒都绑在那里,开口一说话,果然要卖掉。我知道藏獒的品种是很贵的,许多地方也没有能力养得了藏獒这种需要非常大活动场地的狗。
青藏高原上面的他们有这个环境,也有这个需求,却依旧想要以一个好价格卖掉狗狗。
卖就卖吧,可是父亲和儿子却有矛盾,说着你把老狗卖掉不如卖掉我。
对于一个年老的父亲来说,老狗仅仅是他生命的陪伴吗,更是他生命精神的寄托呀!像福贵最后被逼无奈选择了老牛,竟是唯一相依为命的依靠了。命运无常,陪伴我们的亲人爱人,我们倾注了太多以致于淹没成本太高,我们总是无法接受他们的离开,生离抑或是死别。人生无常,白衣苍狗,警擦局下的台球桌像是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不在乎你会不会玩技术好不好,而是你敢不敢,参与到这个与上帝的游戏桌来。
狗是牧人的宝,城里人要这种狗干什么呢?我没有办法回答。我是喜欢狗狗的,我也希望能养一只哈士奇在以后的家里,可是,我们束缚住它们,它们无法言语
抵挡虚无,我会想起史铁生
抵挡消融,我想起老狗
这是被消融的世界。
信仰被消融,被金钱,日益变化的生活方式,新的潮流还有旧的思想。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放之四海而皆准,通用得无聊。无聊在于每一个时代都是混沌的,都是割舍一些旧的,加上一些新的,我们都生活在混沌的时代,而非好坏的时代。所谓的好坏只是我们的妄想。就像中世纪的教会,其实中世纪一直被当作愚昧的禁锢的代名词,但是实质上“中世纪的人认为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圆的”这一说法是19世纪的一个科幻小说家捏造的,可笑的是,被20甚至21世纪的人深信。中世纪的时候,教会发明了精确的钟,可以预测月食日食,性生活教维多利亚时代还要开放先进。当然也因为教会的贪婪奢败,时代逐步没落了。中世纪的教会孵化了现代知识,同时也摧毁着现代理念。我们也是一样。
可见,每一个时代是混沌的,含混的,好坏,新旧杂之的。
装范儿的文艺青年的标准里面一定有一条“去西藏朝圣”。
然而,懂得朝圣者甚少。圣,不是神。神,单面菩萨,纯善。而圣是双面湿婆,善之,恶之,生之,死之。
1.镜头的拉离,用全景,不仅是为了将人物纳入身边的环境,也是为了营造一个疏离的视角。不介入,只静静地观察。
2.画面极其地平泛,质感相当普通录像。但它却不是video,而是真正的image。从video上升为image,它所做的便是通过对画面细致的设计、精巧的构图和巧妙的剪辑。
3.试看几场非常有力的戏:
(1)父亲与侄子(那位警察)坐在餐厅聊天,背对摄影机,朝向屋外,可以看到狗和马。逆光,处理得很好。
同样,当儿子带着媳妇回来的时候,父亲也是背对着摄影机坐在门口,媳妇进屋里来,儿子在父亲旁坐下,接着便从画外响起了盆碗的磕碰声。同样的逆光处理。
(2)玻璃的运用。当儿子去姐姐那儿接媳妇的时候,门扇的玻璃面作了双重运用:既可以映出外面,也可以窥见里面。一开始,姐姐在里面,我们通过玻璃面的外反效果看到了儿子与媳妇的对话。然后,姐姐打开门出来,媳妇走到一扇玻璃前,映出了儿子与姐姐的对话。极巧妙的设计。
同样,在家里也有一处玻璃的设计。便是通过玻璃注视他们在客厅看电视的场景,一开始不知道有块玻璃
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碰撞、冲突一直是万玛才旦的创作主题。有意思的是,被他及大多数人视为精神家园的佛教恰恰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文明,而现在佛教已经内化成藏人与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生存要素,不可或缺。事实上,世界上没有那一种文明可以不与其他文明交流、渗透、融合而独立成熟。汉文明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杂得太厉害了。我以为,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冲突问题如果不是被夸大了,至少是单向、片面、标签化。
从《静静的嘛呢石》到《寻找智美更登》,很高兴看到万玛才旦的态度是开放,更理性,不急于下结论。带着观众一路去寻找智美更登,真实(至少导演是这么定位)再现寻找过程中的场景、人物、对话,由观众自己去寻找答案。但是《老狗》却急转直下,猛烈爆发。这几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太……难受了……看完《静静的嘛呢石》,我曾经问过导演小喇嘛手中的孙悟空面具是不是个象征物,在2中会不会破掉?他说会。我问为什么一定会?他当时若有所思。没想到《老狗》中破得如此彻底、决绝、鲜血淋漓,到底发生了什么,人家最后只能以死抗争?!
旦正措作品,对待生命的态度,从老狗说起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