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的是厦门的点映➕线上见面会,去之前看了豆瓣的短评,在看之前就对《叫我郑先生》有了先入为主的挑剔目光。可是看完之后才发现,这跟不上什么老少配。从一开始的偏见目光,到后面疑惑为什么妻子和阿灰会有重叠部分,再到最后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感情力量所致。如果有人说这会让人引起误会,那ta就是没有认真看,而且我也认为如果真的一开始有误会产生的可能,随着剧情推入也会感受到细微的不对劲,因为从头到尾都在暗示阿灰就是郑先生的妻子,包括但不限于阿尔兹海默症会出现幻觉
“我想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霜️……”一首杨宗纬的《我想要》让我对这部很小众的电影彻底破防了,久久不能从难过的情绪里走出来。
郑先生,失去了他最爱的和最爱他的人。妻子去世后,他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医生说他会忘记所有的人和事。他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菜市场老板拿的鱼就是前几分钟他选的,还忘记了已经付过钱。和老朋友钓鱼的时候,会幻听到妻子说的话后答复好的。因为他不想忘记她,所以他走上了她带他走过的路。
马蹄莲是她最喜欢的花。每一个清晨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文艺的公路片了。阿灰为了唤醒丈夫,郑先生为了留住对妻子的回忆,他们共赴环岛旅行。最终在那片鹅卵石沙滩,他们跨越三十年时空、跨越这场轮回,见到了深爱又难以割舍的彼此。就像海浪把鹅卵石冲上海滩、又带回海里的轮回。涂们和王真儿演的真好,用种种细节表现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但影片的感情递进和节奏安排有些问题,前面观众很难代入那种感情,甚至有一点无聊;后面又显得有些突然,没有直击内心地感动。
[叫我郑先生]
无论尝试多少次,我还是没办法使用专业术语来写影评。所以,就这样吧,这原本也不是一篇影评,是看完电影后,想对自己说的话。
我有时觉得生活是真实的,有时不这么觉得。最近三年以来,这两种情况经常交叠着发生,偶尔会莫名其妙笑起来。多亏了某种临时性的掩盖面部表情的道具,犹如一个寓言,我所表现的,只是我的眼睛。有人说眼神是不能作伪的,当然不是这样。
看电影之前,想要看一场日落。无奈时间和天气都不合意,有霾,淡淡的红在天际虚弱地透出来。就连这样的暮色也很难让人安静欣赏
“人,总要有个念想。”这是郑先生的选择,是重新踏上和妻子的回忆之旅,将记忆的碎片,拼成曾经深深爱过的证据。因为有些事情,做过第二遍以后,可能会忘记的更慢一些。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让我又一次次的走进影院,去看看那位在荧幕中的“郑先生”。那些令人尊敬的电影人、热爱电影的演员、还有优秀的电影,本就该属于大银幕,不该“隐入”小屏幕。
叫我郑先生:2022推荐,跨越时间的旅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