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居然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推荐,一开始吸引我的不是导演作为引子的香,而是第一集琵琶手那段关于“炎凉”的论述。
很激动能在纪录片里看到打磨的如此好的文本,以往看的很多纪录片要么就全力以赴打造精美画面,要么就像流水账一样絮絮叨叨,你很难从其中品味出文字的美感,文字好像已经流于纪录片的附件了,再到第二集导演开始讲梅香的合成工艺时更觉得难得,表面上是在描述梅香的纯粹和不含杂质,但背后却慢慢勾勒出李清照的轮廓来,看完这集自己觉得非常惊艳
淅淅沥沥的雨点拍打着窗沿,电视里播放纪录片《惟有香如故》,配乐夹杂着雨滴竟完全重合,给人一种身处桃园之感。
近几天一直都在下雨,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走在小巷里,氤氲的芳香扑鼻而来,下雨后的气味显得更加浓重,让人久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一说起香,大家都有发言权。
邻居家的小孩刚放学一进家门,便闻到了妈妈煲的玉米排骨汤;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时,早餐铺子刚蒸好的肉包香味便飘香天边;每当晴天,家家户户把被子拿出门晾晒,傍晚收回时,被子上沾上阳光的清香······
如果问我
昨晚追看了第二集。剧情伦理密度很厚,心理分析丝丝入扣。
要是老沈做探案悬疑题材,只怕也是一绝。
破案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魅力靠的便是深厚的伦理逻辑,所以剧情揭秘之后还可反复回看,看的便是这过程关系中的缜密张力。
《惟有香如故》倒是沉得住气,环环相扣,篇幅虽短,人物却不扁平,牵一发而动全身,靠的也是这种扎实的心理逻辑。
在这一点上导演很有耐心,恐怕古今也没几个人能够钻到那位高冷的女诗人心里。
尤其是解读出女诗人独特的洁癖和自尊,从不寻常中发现人性的立足之处
用香为载体,站在其他角度去解读历史,不在于我怎么看待这几段历史,而在于对导演强烈个人感情的感同身受和对于不同解读的思考,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纪录片,让人感动同时,能调动大脑逻辑层面的真正思索,回味无穷。哔站近期自创纪录片,神剧那么多,太逆天了,在此道声谢谢!望来的再猛烈些,不要停,望再接再励!
所有的美,文案之美,画面之美,道具之美,这些加起来值三颗星。
倒也不能说毫无灵魂,只能说,这是一部个人色彩极其浓厚的纪录片,全都是导演的自我表达。灵魂既不是香的,也不是人的,是导演自己的。
“惟有香如故”,看上去讲的是香,讲的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那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人的生死悲欢,但看完后觉得,导演似乎是为了讲香和人,把自己的观点套给了这些人和香,终到了,杨贵妃、李清照、苏轼、黄庭坚、华佗,不过是导演用来实现自我表达的工具人?这么说可能有点过,但导演对于人物史料的选择
小笔记——《惟有香如故》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