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爱男人
因为他们坚强而脆弱,天真又无畏
为什么我爱战争中的男人
因为他们也迷茫
但一旦做出了选择便义无反顾
为什么我爱战争中的男人
因为他们是时代漩涡中的一粒麦子
逆着风寻找方向
任何战争,任何一个都是充斥着虚假谎言的地方
到最后没有谁对谁错
只有遍地的坟冢与低吟的亡灵
每一个人都痛苦着自己的痛苦
硝烟在心里烙下深印
要知道去对抗什么是简单的
但困难的是明白这样的对抗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和平与幸福
那为什么从前并肩作战的兄弟最后却自相残杀
为什么到最后每一个人都在痛苦
没有人得到幸福
他们都是在战争中渺小的人
以为自己能改变
最后只是改变了自己
但是这些渺小的人
他们有那样的坚持
有力量
是的,他们有信仰
能如此坚定得坚持着自己信仰的男人
是值得尊敬的
哪怕让信仰变成现实还有那么久的路要走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is worth dying for
let the wind shake the barley
=========================================
回过头看看评论地太片面了
导演其实并没有突出什么主题
是用很客观冰冷的视角叙述历史
影片《风吹麦浪》的末尾,即将被哥哥泰迪下令处决的男主角达米恩在遗书中写下这样一句话:“I tried not to get into this war, and did, and now try to get out and can't.”(“我想逃避却还是卷入了这场战争;如今我想脱身而不能。”)这是他身为爱尔兰人的宿命。
邻居玩伴、倔犟的男孩米哈•奥沙利文面对臭名昭著的英国黑棕军的侮辱性盘问,拒绝用英语而坚持用盖尔语回答自己的名字,被拖进鸡舍处死。目睹此景,达米恩还是不愿加入爱尔兰共和军、与哥哥泰迪并肩为独立而战。他想赶回伦敦的医学院继续学业,却在火车站再次领教英军的暴虐,也看到拒绝搭载英军的司机、站长等爱尔兰同胞的无畏。他留下了,也卷入了,再也不能从这场战争脱身。
影片以1921年12月英爱条约的签署为分界。这一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依《爱尔兰自治法案》在英帝国内成为一个自由邦,但仍需对英王效忠;北方六郡则依旧归英国统治。
20世纪的英国人,最擅长的除了从前殖民地降旗,就是在撤离时播下内乱火种
有两场处决枪毙的戏,一次是泰迪处决英国人,一次是泰迪处决弟弟戴米恩。在国家仇恨面前,英国人死的时候虽有恐惧,但死前仍然能喊出国家的口号,看似悲壮而死,为国家而死。处决戴米恩时,镜头故意放慢了节奏来表现戴米恩的恐惧。在若干战斗中,面对生死已经相对比较习惯的戴米恩明知要在自己人手中死去的恐惧,是在敌人面前无法相比的。
朋友在对面,说怎么听起来这么像美式发音。
我想起来第一批爱尔兰移民,为了逃避当时的大饥荒,踏上新大陆。繁衍生息,所以恐怕这才是美式发音的祖宗。只不过儿子超过了老子。
叶芝为了心爱的人写了几十年的诗,最后去斯德哥尔摩领了诺贝尔奖,却依然领不回来爱人的心。
提到爱尔兰,想起的总是这样一些坚持,和隐藏在背后的苦涩。
反殖民运动中,建立民族国家的理想和阶级压迫的现实相冲撞时,该如何选择?这是我看完此片后感触最深的一个问题。影片是通过两兄弟(或者说是两股曾经属于同一阵线的斗争势力)的分裂来展现这一点的。出身于同一阶级(也许是乡绅)的两兄弟走上了相反的两条斗争道路,哥哥孜孜以求于爱尔兰的独立,不惜为此与英政府暂时妥协,成立自由邦,却对工农问题显得“视而不见”:““为什么你们总是把劳工放在共和国之上?”弟弟相反,不仅为爱尔兰民族运动而战,也为工农阶级的利益反抗。于是便出现了非常吊诡的一副场景:在同一间牢房里,影片最初是英国殖民者关押反殖运动的革命者,哥哥忍受酷刑也不愿说出武器藏匿地点;自由邦成立后,是穿着自由邦制服的哥哥关押曾和他一起参与斗争的弟弟,劝他说出武器藏匿的地点。同一处空间,压迫者和反抗者变了,或者说,曾经的反抗者变成了新的压迫者。从住在豪宅里的地主到曾是(当然,现在依然是)革命者的哥哥,与英政府联合的势力变了,但只要工农一日不解放,阶级问题一日不被重视,根深蒂固的权力关系就不会改变
《风吹麦浪》来自田原BLOG里的相关评论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