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的自己,在下班的电梯中,忽然想到了这部电影。少年不识愁滋味,高中年代时看到这电影并没有什么感想,而今即将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却开始沉浸在这部影片中。
并不会刻意的再去考虑导演所要表现的深层含义,对于这个社会,生活在其中,便无需再去用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影片所展现的另一面还是留待没有深入社会的国人以及外国人来了解。有一种情感叫做共鸣,而这种情感却比真爱更为稀缺。
当妻子与邻居聊工作事情,当妻子抱着卡拉躲进车库,当老二拿到工资抽出一百元,当老二假意翻遍口袋而不愿借钱,当母亲仅为三千元钱就心满意足的失去阳光,当儿子心中老爸成了笨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一条杂种狗竟然值了五千元。是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个社会已经将人们的灵魂扭曲,无所谓的对与错,每一个人都仿佛是规则的制定者,而每一个人又都被规则所限制。
有些电影,并不如表面一样,深入到生活,就不再是简单的评论,而是一种体验。就如前后两次看此片,间隔了7年,心态完全的改变,对电影的态度也有了大幅的改变
给我的感觉就是,老二真的好像我的爸爸,而且我爸爸在家也排行第二,也被喊老二,但是又有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认识到了我爸爸的平庸,清楚他在疫情期的时候笑着和我说,“你爸这辈子就是个普通人,发不了大财,也到不了大霉。要是能把你们,姐弟仨个供上大学,我就觉得足够了,我也是满足了。”
希望我爸的心愿成真,也希望他会健康平安。
校园网上看到的这部片子 页面上的葛优还蛮年轻
卡拉只是条狗 像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部分 生活从来不缺这些零零碎碎的许多细节 比如少年时的一个梦 比如新认识的一个朋友 大多时候 对于它们 又何必较真
人们常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可是现在 人连朋友都坑 一条狗又算得了什么? 但总有人是真诚的 是执着的 那怕他们也会很纠结 但是生活总是逼着我们去做一个个选择 (而也是这一个个选择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不能不说生活真的很苍白 支离破碎 蝇营狗苟 ) 卡拉只是一条狗 它到底值不值三年的积蓄? 对你我来讲,很难说值,可是人毕竟是感情动物,三年的辛劳,换一份真挚的陪伴,如果你脆弱,如果你真实,那想必是值得的。
前些天看《喜剧之王》 呵呵 还有点走不出来 爱 真美 弱水三千 只一瓢饮 所有繁华的辞藻也不如一句承诺和一世坚守来的迷人窝心
也是几年前的旧片,第一次看是在影院里,和大学时的朋友一起,然而那时候一帆风顺,踌躇满志,并不喜欢这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生活片。如今重看,物是人非,心境大有不同,竟渐渐看出点味道来。
其实故事很有意思,铁路工人老二家养的小狗,因为没有狗证被警察逮了,为了“捞”出卡拉,短短一天之内各种人物纷纷登场,各展其才:儿子去找有派出所老爸的同学(顺便提一句,儿子的扮演者是《十七岁的单车》里面的李滨,一个沉默忧郁孱弱的少年),老二更是出尽百宝,从牌友,某某厂保卫科干事,公车司机,一直找到派出所警察(呵呵,我喜欢的夏雨)。因为拮据的家庭状况,实在不允许他拿出五千块钱来给“不值钱的”杂种小狗卡拉办狗证。但是对于身处普通得有点贫穷的家庭,做着辛苦而脏污的工作,还要面对强势的妻子和叛逆期的儿子的老二而言,“只有在卡拉面前我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样儿!”就是这种想法,迫使老二在严峻的现实和同样逼切的心灵需求之间作选择。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借的狗证被识破,各种“有路子”的人也捞不出卡拉
整体观感是不错的,没有字幕的北京腔有时候听不太清,粗糙的画质也颇有年代感,老戏骨演戏就是真实。结尾扣一分吧,我本来期待着4点05分后会发生什么,结果一句话的大团圆结局就带过去了。
这两天的事让我重新审视起“建立关系”这件事,所以看这部片的时候比较关注这一点。
说几个相关的点:
1.老二和杨丽单独在屋子里谈论救狗这件事,老二讲起“只有在卡拉面前才觉得自己是个人”,因为只有卡拉“给了他陪伴和尊重”。这是属于老二与卡拉的情感联系和情感建立。
卡拉是条狗:中国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画卷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