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1.结构工整,首尾呼应。电影以父亲的正面镜头开始,他召唤观众进入他的世界。结尾时揭秘,他当时是在召唤女儿,女儿和观众一起畅游父亲的世界,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徘徊和坚持。如树这条线是完整的,从父亲猝然离世的不知所措,到和同父异母的妹妹嬉戏打闹,到继承家业融入父亲的生活,到和父亲和解,和那个因为原生家庭缺失而执拗的自己和解。
2.金句频出,镜头考究。“辣,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吃辣,就是用一种痛,掩盖另外一种痛。”“人离开这个世界,就好像搬家,住到活的人的心里面
父亲的葬礼,来自两岸三地同父异母的三姐妹,性格虽然各有不同,但却都渴望能够得到原生家庭的理解和爱,被真正的关心。
因为出席父亲葬礼而相认的三姐妹,从接纳互相到帮忙各自解开心结,找到心灵的依靠。我想《花椒之味》那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更多是家的味道,就像导演麦曦茵在最后的寄语中说的“我在影片中看到自己,虽然父爱有所缺失,可他却又无时不刻地影响自己”。
电影中的不少金句我觉得恰好也足够耐人寻味:“我想和你一起”“我可以和你一起”,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是啊
从华仔最后一次跟如树在车里说的话,我开始反思我之前对爱的理解是不是太过狭隘了。
如果决定结婚只是可以而不是很想,那我恐怕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我需要很多的相处和考验才能确定那个人是不是可以托付终生。但是华仔说一辈子我不能保证,但是过个隧道还是可以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是不是太过小心谨慎,太需要很多的保证来过自己的一生。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是如果全部的人都这样过生活,恐怕这世界要无聊透顶了,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丰富多彩。
在讨论这个话题以前必须先带出近些年内的国内影视的抄袭问题,正是由于此前这类情况的泛滥,导致了观众的异常敏感和反噬,只要一看到设定相似的就会下意识认为是借鉴,是套娃,更甚是抄袭,例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与《我不是药神》,《海街日记》与《花椒之味》,就好像是什么政治正确一样,你不跟风说一下都显不出自己是观影无数的文青。
但是,只要是同时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有基本鉴赏水平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中国版的《海街日记》,所以以下是科普给一些只看过其中一部电影
三姐妹因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有着各自的经历与内心的包袱!大姐如树,放不下过去家庭的困扰,二姐如枝,渴望着当下家庭的理解,小妹如果,有着对未来生活的惆怅,三个姐妹各自的故事与她们在一起时火花的碰撞,是本片最为动人的地方!
本片的最亮眼的地方,是各位演员的表现都很棒,情感张力与节奏也处理得挺好,是一段特别舒心、特别治愈、也特别有趣的体验和感受!唯一的一点小遗憾,是三姐妹间的火花能再耀眼些就更好了,相遇相知得太快,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亲姐妹间的天然化学反应…
“花椒之味”紧凑!趁还有机会,好好说吧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