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渣男么,总结来说,肯定是渣男,但是就像男主第一次亲jose的时候,那个时候爱是真的,后面走了的渣也是真的。
片中有许多的隐喻,片名Jose与虎与鱼们,我是这么想的,虎是对新关系的恐怖,所以只有男友的时候才看,鱼们则代表着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水族馆关门以及鱼旅馆的幻影分别代表着jose也知道自己获得的可能性很低和现在的幸福只是虚幻的,终究是会像贝壳一样,对呀,就像“儿子”送车来的时候说的一样,明明天天都在做爱了,为什么不去结婚呢,后面男主没带女主回家也是同样的道理
似乎大多數人看完都對池協千鶴的JOSE印象深刻,但我獨獨喜歡品味妻夫木聰詮釋的恒夫。他不像JOSE那樣個性十足,但卻代表了最真實的人性。
恒夫,一個極為普通的日本大學生,有個sex friend,想要一個可愛的女朋友,但一次偶遇,卻被一個不同世界里的女孩吸引。
單純的被JOSE吸引,單純的喜歡上對方。愛情萌芽的時候,曾希望到永遠。即使最后的分手,也并不是因為討厭對方(所以才有痛哭到不能自已的一幕)。
因為處在不同世界,所以被吸引,也因為處在不同世界,所以無法永遠。
逃跑,或許并不是錯誤。如果用責任壓著自己和不處在同一天平上的人相處下去,只怕會傷害原本那單純清澈的愛。即使如此,也無法否認曾經的愛情,也會在結束到來之時為永遠的失去而傷心流淚。
妻夫木聰把恒夫整個感情詮釋得自然細膩,深入人心。
曾经流行过一种荒诞的追问:如果去到荒岛,你只能带一部书,那部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会在《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和《罪与罚》间徘徊犹豫,而列出的书单还可能包括《卡拉马佐夫兄弟》、《漂亮朋友》以及《舞舞舞》,所以后来我用一种更繁复更不经的假设代替了这个追问:如果去到荒岛,依照主要文学和哲学国别,每个文学和哲学大国的书只能带一部,那我会带什么。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很多,法国我会选《漂亮朋友》,美国我会选《白鲸记》,英国我会选《时间的女儿》,德国我会选《实践理性批判》,而日本我会选《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这几乎是不用设问的),只有俄国,我仍然会犹豫徘徊于托陀二翁乃至现代巨匠们的复数部小说之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大师和玛格丽特》、《安娜卡列宁娜》还有《复活》)难以抉择。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了电影的选择上。用国别来选择电影,或许也不是一件易事。美国我可以选《美国丽人》,英国我会在《全金属弹壳》和《闪灵》间稍作犹豫,法国我会茫然于《四百击》和《广岛之恋》
JOSE(池胁千鹤)是双腿残疾的女孩,与大学生恒夫(妻夫木聪)相爱,在去拜访恒夫父母的途中,她提出了很多我认为是很任性的要求,比如一直要恒夫背着她而拒绝买轮椅,比如因为水族馆闭馆而吵闹,比如要住很贵的旅店,比如最后把卫星定位系统关掉要恒夫载她去海边。。。看时我就担心JOSE这样任性难道不担心恒夫会感到厌烦会抛弃她吗?后来我才明白,她已经做好分手的准备,就是想趁两人还在一起时多留些美好的回忆,她知道自己是残废,不可能和他厮守一生,总有一天他会感到厌烦,会离开她,她已经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了,所以,她尽情的任性,在他们还在一起时。
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平静的友好的分手了”。
当然,理所应当的,离开JOSE的那一天恒夫又回到了漂亮的前女友身边,然后他哭了,哭出声了,在大街上,在漂亮的女友身边。最后是JOSE独自一人做菜的镜头,像往常一样,一下子,从椅子上滑下来,邦的一声坐到地上,这一直是她下来的方式,JOSE还是一个人继续自己的生活。影片就此结束,刚刚好。
这让我想到了《恋爱的犀牛》中的一句话:
《Jose与虎与鱼们》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无从想象的他者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1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