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是这世界上我最无法理解的食物。
——选农历四月上中旬前后十来天的小带鱼,腌制,挑头去尾,沥去卤汁,加上一年地窖里上海的萝卜丝搅拌均匀,再进行卤制。到了秋风乍起的时候开缸上市。红色白大生,又咸又甜,醇厚无比。
↑这是我用一个淘宝客服该有的口气进行的介绍。
但是真正在我心中,这是一种除了负面印象简直一无是处的食物。
臭、味道重、卤汁滴下来的视觉很恶心、是海鲜和干货之外的异类。
后来去了台湾的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写的就是它。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两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赠贵的,土。赠便宜的,抠。赠用的,俗。赠文房,酸。
只有送吃的,况且是来自家乡的吃的,才真真算的是千里送鹅毛。
家乡这个名词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心里骂他一万遍,但是每次介绍起他,还是你的初恋。
同理,家乡所有的食物,都是你可以在家的时候怎么都不吃,但是出去的时候一闻到就可以认出来的东西。
有的时候
个人的感受和看法
这个片子贵在真实。相比大厨的高端菜,普通老百姓的菜谱更能反映出真实的中国特色,真实的中国美味,也更能反映出中国的生活文化。
片子固然很好但从菜品、生活到传统、文化的升华并不是很到位。而且片子最后加入了演说者自己的主观认识。中国菜怎么能简单的用“鲜”字概括其精髓呢?五千文化积淀的“醇”“雅”难道不能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菜和中国人的精神?与其含混的概括不如只把菜与人的生活细致的表达出来,文化和精神的部分点到为止,由观众自己去体会和评价不是更好吗?
好的AV吊起人的性欲,好的纪录片却不仅仅吊起人的食欲。
这部片如果让懒惰的导演来拍会怎样?逛一圈北京的各式餐馆,采访下各系厨师,然后请几个美食专家说说美食文化,最后博大精深的评论一番。
陈晓卿这部片功夫极深,探访大江南北,都市农村,陕北窑洞,塞外村落。不仅仅是美食的记录,更是各地人生活方式、人文情怀的表达。
饮食是种情节。这片土地上的人没有产生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畅销世界的商品饮食模式,没有创造可口可乐这样市值千亿的伟大公司。而是创造了一种生活情调,每种食材都经过精细的手工劳动,凭借代代相传的精巧技艺,以及各式秘方绝活,烹饪出别具风情的各式菜品。羊肉泡馍、麻婆豆腐、竹升面、排骨藕汤、鱼头泡饼……每一道的背后都是一种手艺,一种日臻完美的艺术。
让我想起爱马仕前段时间拍的《匠-心》,一件好的皮具,经过几百到纯手工制作加工,设计剪裁。精益求精直到细节出众,观之则即占有欲。又好比日本的尼康佳能宾得和德国徕卡的高端相机,每一台机器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举世无双的光学工程奇迹,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成为一件藏品。
我想说一部写美食的纪录片居然不只看得我口水连连,还有心酸,幸福,五味杂陈……绝对不只是在说美食,说的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传统中国的味道,还有他们的故事,我从不知道还有挖藕人,鱼把头,裹粽师……那些朴实的面孔那些真正用手用心做出来的食物突然让我觉得生活在天朝是件如此幸福的事情,当然如果大家都能良心做吃……一切似乎都那么美好。。。
我想去里面所说的每一个地方去看他们的故事,吃遍那些美食……去一个地方看一处风景听一些故事寻找一种味道。。。
我希望那些美的传统一直延续……
食与色。不只是舌尖是心动。
从食物的角度让我们重新回看传统中国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处于现在“高科技”生活的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反思的机会,那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在当下中国值得一过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还有必要去承继那些消逝的传统。那些看来此片,就去淘宝上搜索相关食材的人,我表示遗憾。
“大澳是香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在这里,指的也许不只是风景。”
不太了解中国美食纪录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暂时把这部剧当作比较早期的始祖吧,后边无数的美食纪录片都是用的这种“美食制作过程➕产地风貌➕制作人的技艺传承和家庭情感羁绊”,这也无疑是很能激起人的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吧,中国人的历史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吃的历史,而吃又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其中埋藏了多少情感,“民以食为天”并不是一句无根基的空话啊。
还没看完,打算看完之后再尽力写一篇比较完整的感受体会。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吃货们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