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远而悠久的历史总是充满着神秘感,也让无数的中国人为之自豪,尤其是强盛的唐朝,还有更不为人所熟知,也更加神秘的曾经一统中国的秦朝。无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奇观,还是那些巨大的青铜器还有整齐划一的兵器,当然还有至今我们都无法看到真容的秦始皇陵以及被付之一炬的阿房宫,都让我们对那个神秘的时代既景仰又向往,当然也惊叹那个曾经无比强盛的国家。
在看到《复活的军团》之前,我对兵马俑,对秦朝的了解也仅止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秦诵》、《秦俑》这些影视作品给我的印象,而秦始皇作为暴君的形象更已经深深地刻在象我一样经过中学课本洗礼的无数中国人的脑海中了,但我也相信那个强悍的帝国一定拥有超越那个时代的文明,所以才能给世人留下了无数难解之谜。
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兵马俑以及鏖战500年并统一中国的秦朝为我们留下种种谜团。《复活的军团》就以这支沉睡千年的大军为出发点,仔细剖析了支持秦人崛起并最终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交通、军事编制、兵器制造等方方面面
孤陋寡闻,片中提到的一些材料我当时还是的一次了解。看过有种强烈的自豪感。当时秦帝国的强大和先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史书上看到的远远没有这么真实。
总共6集,每集大概半个小时,基于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介绍了秦国的军事相关的各种制度。纪录片拍得很有逻辑,虽然六集都在说兵马俑,但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
第一集以秦国统一扩张为引子,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秦军的兵种。
第二集主要介绍了秦军的青铜兵器的配置武器制造的精良和标准化程度。
第三集介绍了借长平之战介绍了秦军的作战策略和阵型。
第四集则是介绍了秦国为征战所修建的灵渠,秦长城,秦直道等基建设施和先进的车马设计。
1.无法从历史和考古的专业角度给出评价,从一爱看热闹外行的眼光来看很不错。光是从题材选择上就很对我胃口:复原军阵、战术、装备、后勤保障以及保障制度,秦人很有说服力的先胜而后战,这样的研究以前只见过西方的,我国这类研究比我想象中的要出色。
2.先胜而后战,这才是秦高六国一筹的地方,郑国渠间谍案就把秦韩分了个明显的高下。长平之战的结果也许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胡服骑射的赵军战斗素质不会比秦军差,我无知无畏得揣测赵孝成王和赵括就是因为后勤无法供应五十万大军的一场持久战,所以才急于求战,再双双中计的。
3.秦帝国真是社会制度的极致,史迁说秦君“轻民力”很恰当,人完全被时代所裹挟,非战即耕,就如一台可怕的精密机械上的齿轮(说齿轮而不是螺丝,因为秦律中可怕的逐级问责和连坐制度),所有的所作所为都要服从安排,无法做出任何个人的选择。恩,就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法家的人很恐怖,把人的吃饭喝水都要纳入法律秩序,所以孔子说“苛政猛于虎”,“苛政”不是低级无能和贪污腐败,而是不知疲倦的折腾世界或者叫鞭笞天下
看完《大明宫》,跑到这里看秦朝军队!我去过一次西安,慕名去了兵马俑,对这批打了五百多年的军队,非常好奇!
还提到了近现代的淮海战役!因为当时的秦军和淮海战役参战的士兵人数差不多,但是淮海战役有500+万农民在负责补给,秦军从何处获得补给却没有说明。这里也提到了历史老熟人——司马迁的历史记录。
长平之战(公基和行测经常考,我就是记不住!!!),秦和赵打的,秦埋了赵国四十万战俘,真狠啊!
秦铸造兵器的工艺已经非常高级,箭头等兵器都达到了标准化生产。
秦朝主要还在使用青铜制造兵器
我最喜欢最后的解说词: 在中国历史上,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秦人功利实用、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他们崇拜规则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许,这种文化传统在秦人发迹之前就决定了日后的崛起,同时也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秦朝对中国历史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建立了完善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和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语言,在物质(领土)和精神(语言文化)上统一了中国,直接导致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四分五裂;甚至司马迁所感叹的“轻民”,我们也继承的非常得体。
秦人很偏执--偏执狂才能生存--秦人修的咸阳到九原的军路是笔直的,就如同他们的思维。看完以后我有一个奇怪的念头,日本人和秦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偏执,尚武,极其讲究秩序,对技术迷恋。难道日本人祖先真的是秦始皇派过去寻仙丹的??
金铁木的《复活的军团》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6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