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可能听起来陌生,但是《老男孩》你一定熟悉,至少被身边的某个朋友“含泪”推荐过吧。看《老男孩》会不会流泪,似乎成了判断人有没有梦想的一种标准。
筷子兄弟的新作《赢家》今天发布了,为了利用口碑效应,标题被叫做《老男孩II:赢家》,看来“老男孩”显然比“筷子兄弟”更能吸引眼球哇。一个人人都猜得到结局的故事,得出了“懂得平凡才是真正的赢家”的结论。这个结论巨俗无比,却又恰如其分,它跟你说“开路虎、拿项目、睡校花、干秘书”尼玛都是浮云,好好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赢家。
我觉着,此片真正的意思是,要懂得享受平淡,而不是让你追求平淡。平淡好比是个馒头,你原来觉得馒头没味道,此片告诉你,馒头仔细嚼,其实香甜无比。告诉你结论的方式是,山珍海味把身体吃坏了,才知道馒头原来才是最香的。那什么叫做追求平淡呢?我本来想吃山珍海味的,现在不想了,以后以吃馒头为目标。我觉得此片要表达的是:山珍海味好吃,馒头细嚼也很香甜。若把它理解成:山珍海味是喂猪的,馒头才是珍馐美味。那就谬之千里了。
审视自己方为赢家,21号大清早 睁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赢家》。
看完《赢家》,没有《老男孩》那种激情澎湃,没有发自内心的呐喊,更多的是沉默,回忆。
在回忆的同时又是在审视自己,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点点滴滴!
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什么人生的赢家,我只不是想在自己临死后悔这一生的抉择!
看着这部短片,知道错,有什么用呢,社会的现实 残酷,怎么才能不错,导演只太理想化了。
我觉得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更受人喜爱,为了青春放弃梦想,年轻人的主题。《赢家》太理想化了,平凡就是幸福,谁不是渴望比别人更加幸福,到底什么才是输赢的意义呢?从何开始?
毋庸置疑,《老男孩》感动了绝大部分的80后,怀旧的手法和片尾曲都是取得短片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并不想拿《赢家》和《老男孩》做比较,毕竟导演有权在每一部片子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但是《赢家》真的没有爆点,我们没有感受到心被触动的一刹那,只看见了片子的平铺直叙,老套的情节,情节可以老套,但是似乎显得沉淀不够,甚至于急功近利。
《赢家》还是不断的穿插了80后的怀旧,其实在这步片子里面,显得没有意义,有这个必要在这里刻意怀旧吗,完全可以多用其他方面的描写,或对情节进行充实,或许更能表达出片子想表达的寓意。
在看到一半的时候,片子很快就进入了尾声,不疼不痒,整个看来,这更像一个公益广告更实在些。。
片中肖央吐酒的表演,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是真的从胃里吐出来的,很卖力。继续加油。
中午忙着把这次心有所期的短片看完,其实当时真二八经地是冲着主题去的——注重眼前的幸福/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时,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看后有各种心情,现表露如下:
1、片子主题的确好,这个没法!可是当你观影时发现这一切影像连贯得是如此混沌,让人搞不懂那个什么“灵魂出窍”,后来又是一对对符号化概念。其实,很多时候符号是可以帮助导演同观众拉近赶脚,可是这后来的一对对符号确实没有再深入:那个被拆迁的钉子户肖二宝如何让主演反思了?那个幼儿时期想表达什么?…一切都还只是符号,需要升华…
2、有一各地方不太清楚,那是飞机上的一个场景:男主角抱着移动3G看母亲最后一面,眼泪稀里哗啦。这里是表达人生彻底悔悟还是单单表示伤心?以男主角的智商可以判断不是单单伤心,子欲养亲不在也是要他珍惜眼前幸福,他会觉悟的。可是如果那会儿觉悟了还把那个空姐抱回去做秘书等技术活干吗?难不成非得自己被出窍才会觉悟?!
3、影片里广告很逼!其实
【赢家】经典的剧情片 人生的意义,不是这样《读者》式平铺直叙,我们需要爆点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