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了让人心酸的纪录片。
张昌华和陈素琴,一对四川广元的夫妇,1991年去广东打工,把一双儿女留在家,由年迈的外婆带大。年复一年,只有在春节短暂的十几天,夫妻俩坐着一趟绿皮火车,再转汽船、公汽两天两夜回到山里的家,一进家门拿着儿女的成绩单看,脸上挂着笑,眼里噙着泪,还一面问怎么今年比去年退步了。儿女一年年长大,理想也离张昌华和陈素琴越来越远,女儿怨恨父母没有陪伴身边,儿子嘀咕不想用功学数学。年夜饭的一顿厮打,父母儿女顿成仇人。后来,女儿从学校退学,成为和父母一样的流水线工人。儿子跟着外婆沉默地在秧田里除草。
绿皮车窗外,群山,桥梁,隧洞飞速的后退,无尽的风景,每个挤在硬座里的人,都在想着自己的事,他们盯着窗外,注意力又落在半空里,酝酿着自己的心事。这就是世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的无奈和绝望。也是陈志武问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归途列车,不知终点是何站。
这个纪录片第一个打动我的画面,是陈琴的奶奶和他们俩姐妹吃饭对话那个场景。似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慈祥的奶奶或姥姥,她不会居高临下的教导,不会恨铁不成钢的责备,永远都是无私的把爱给孙子孙女们,当然,很多时候,孙子会被偏爱。这让我怀念起小时候那个物质贫乏和信息闭塞的时代,而奶奶姥姥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她不会根据自己意愿给你树立高远的理想,在道德上压制你驱使你,只是用最纯粹的方式给予,把好吃的零食留给你吃,把好吃的饭菜做给你吃。
纪录片中的第一次春运,除了回家的折腾
季阳芷/文 54181291
[img=1:C][/img]
第一次观看《归途列车》是在重庆,2014年大三的纪录片课上。当时看的是大陆网传版本,没有英文字幕,因为熟悉重庆话,所以纪录片里的四川话对白都能直接听懂。在观影的时候,我喜欢把自己同电影当中的人物进行角色对换,把自己放到电影发生的场景中,用心去体会角色们当时的心境与矛盾。因此,第二次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依旧很有触动。但是对比前后观看的两个版本,我发现了一些细微的不同之处,现在的DVD版本中,字幕替代同期声的地方明显增多。导演为何在最后的版本中这样处理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站在电影分析的角度,开始了一趟探索《归途列车》中人情冷暖的心灵之旅。
一列车的背后
大家都说这是一部讲春运的片子,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部讲外出务工者生存、家庭、情感状况的片子。导演范立欣采用剧情片的手法,去拍摄一个纪实题材,有主人公,有铺垫,有矛盾冲突
农村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往往都会有一个要出外打工,特别是姐姐弟弟这种,通常是姐姐不上学。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和父母共同的童年记忆,往往会变的叛逆,并且当父母对其管教之时会表现出不服气的态度。这种拧巴的态度或许是对父母曾经不在身边的恼怒与不甘。农业大国,发展中国家,人力密集型产业,城市化进程等等这些现状必然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春节回家无疑最具有代表性。“这就是你们要的真实”只不过,父女互殴那段未免太过真实了。镜头是残酷的,人心呢?这或许就是发展的代价。
归途列车:归途中的中国表情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2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