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标志性内容:一个斑点(spot),红色以及打雷;一个创伤性事件,童年的杀人事件;一种行为,她的偷窃和说谎癖。
斑点是种指向性的符号,你凝视它,你就会获得无法言说的痛苦,但这是【符号界】的,并不real,无意识,你也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里面有很多凝视spot的镜头,伴随着诡异的弦乐,镜头里全是红色或者闪电,让你感受到存在创伤,但符号遮蔽了你的视线、你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而盗窃和说谎,一方面确实源于钱的缺乏(这也是一种创伤),而另一方面可能是心理障碍的后果
希区柯克电影中偏心理描写的一部。男女主角爱情的部分其实很少。男主角马克看似扮演一个帮助女主角摆脱精神疾病的好男人角色,实际是被家族植入的野性征服起主导作用。从开头对前妻的遗物的处理就可以预见,他对女主角的兴趣始于对于一只狡猾狐狸的玩弄,在女主角这个狡猾的野兽碰到闪电露出脆弱的一面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极强征服欲第一次冲动的吻女主,这其中同情女主的因素可以说几乎没有。以及之后和女主结婚宾客特别提到没有邀请自己的母亲,以及父亲频繁出场却没有母亲踪影
《玛尔尼》电影剧本
文/〔美国〕杰·普·艾伦
译/林瑞颐
马克·拉特兰
马克·拉特兰是一位相当具备贵族气派的美国人。也就是说,他具有二十世纪非同寻常的宽厚美德。不管怎么说,做到这点,他得有过人的才智。他很可能经常置身于反抗他那荒谬出身的地位,但是他的仁慈与深邃的洞察力必然会使这种反抗成为对传统惯例及观念界限的一种悄然不觉的突破。
他富于幽默,同时也不乏傲慢。曾经不动声色并成功地冲破他自己家族的及社会的准则及戒律,假若他感到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冲击准则
“纯粹电影”似Vertigo, 表现主义如Psycho. 希区柯克最被低估的作品, 深入涉及了Mom-ism, 控制欲, shared-guilt, guilty woman等一贯主题, 另外希区柯克特别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进行最认真的尝试.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最初的五年决定了之后成长的习性. 在此之上建构的不逻辑却符合”纯粹电影”的完美基点, 以至通往更深处的梦的”真实”. 所谓的”正常”人生, 实则”每个人都有病”的客观. 个人我看来, Marnie在Vertigo, Psycho之下, 与Rear Window, The Birds同级. 男主太过007,是本片的不足。
“Marnie is pathologically frigid and a compulsive thief.”
“Whereas Psycho diagnosed a malignant psychological disease and The Birds applied the surgeon’s knife, Marnie begins the healing process.”
男主: Mark Rutland - Sean Connery
女主: Marnie - Tippi Hedren
女配: Bernice Edgar - Louise Latham
原著: Winston Graham
剧本: Jay Presson Allen
Score: Bernard Herrmann
艳贼:红色闪电的不安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