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交错、爱与天较劲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带有某些超现实主义、并髯和了美妙自然风情和不留情面的鞭挞自然现实的手术刀。
不复杂的叙事,就是女主角为了与心爱的人私奔而做出林林总总流浪歌之举,却无奈受制于父权制的现实,游牧民族的率情恣意被诗画一般的拍摄技法呈现出来,并保持着高度的色彩饱和度,色调的调和让人对悲剧和美的衔接有一种历经仙界的神秘桎梏感。
自然的流泻往往伴随着悲情的泣啼,舞姿的回旋、独特的女子接生蛋习俗,都在窸窸窣窣的原野般的蜜汁多液绽开中显得剧情的饱满和人物性情的鲜明
记得和一个中国做思想史的老师谈张艺谋电影,她淡淡地说,张艺谋在构图和色彩上极有天赋,但他想事情缺乏深度,他其实最好做个摄像师。这话让当时还是低级影迷的我一愣。随着对电影了解和理解的深入,该老师的这句话屡次在我耳边响起,我越来越觉得她的点评犀利、到位。
看过了穆森的《The Silence》和这部《魔毯》,我竟然又想起了当年老师给张艺谋下的这个断语。在我看来,穆森的电影风格与张艺谋很有点相似。两者都追求唯美的画面,精巧的构图,喜欢用醒目斑斓的色彩,甚至都刻意营造某种经过浓缩和艺术化的东方情调,比如张艺谋的鸦片烟枪、大片玉米地、女人的大红袄、酿酒坊的酒、染布坊的布,比如穆森的罗纱裹的女人、花瓣染的指甲、肥白的手、浓墨勾画的眼角、游牧民族的帐篷、遍地的牛羊。。。哦,对了,还有色彩艳丽织进了牧民生活的毛毯。
穆森对色彩和构图的掌控能力可谓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片中很多镜头呈现的西域绝世风光都可以直接截取下来当桌面。我家领导一边看你一边感叹:穆森应该去拍风光片,多好的前途啊
这个女演员本身就是一个编织爱情的姑娘。当初参选演员时Makhmalbaf问她为什么想演,她说因为她男朋友在法国,你的片子一定可以进戛纳电影节,这样我就可以去法国见我男友了。
“魔毯”当代伊朗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而独树一帜。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3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