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分。还可以看看的恐怖(?)惊悚(?)片。本以为这种类似“鬼屋”一般的设计应该是和灵异事件有关,没想到这根本就不过是人祸而已。Jennifer Lawrence略有婴儿肥的脸演这种受虐女主有些不合适,太强悍了。最后的反转挺有意思的,所以说吧,小姑娘听妈妈的话总是没错的~~
Ryan这孩子一开始给人印象还是不错的,相比于其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懂事,文静,难怪女主舍弃了那个asshole泰勒而选择了他来当恋爱对象。
然后接下来的大反转就让人有点.......怎么说呢?哭笑不得吧!
似乎美国的编剧都有这么一个逻辑:凡是那些懂事的,会勤俭持家,懂得礼貌又上进的孩子,一定是脑筋有问题的,最后一股脑儿的铁定是变态,倒是那些“坏孩子”最后总是能成英雄。例子嘛?看看犯罪心理这部剧就可以了,里面几乎把好莱坞编剧能想到的各种杀人动机和方法一网打尽了,但有趣的是,其中80%的变态无一例外都有着文质彬彬的外表,有时架一副眼镜,咧嘴狞笑。
这么写是不是就为求那个反转效果?不过看看有关美国的新闻,那些西装笔挺的政商界精英貌似都这个摸样啊?没有一个是一遍抽着大麻一边说“sup”的小混混形象。
电影和现实是相反的?因为现实中不存在,所以才写到电影里,以弥补人们心头的遗憾?
下文,是为了向我手里那杯黑朗姆+勾兑的樱桃味可乐致敬,保持获取深层智慧知识的乐趣,如同期待单一口感可乐被勾兑后能带来的惊喜般延绵不绝!
剧情无需多言,以3倍速快进都能看懂。比较混乱的是结局的悬念。这类没有明确官方剧情结局的电影不值得费脑细胞去弄清12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局论述!导演要的是迷茫和智力参与后的 观众自我感触梳理得出的个人化的真相。
比如最后女主角为何对着那棵树流泪?她看到了什么?了解了怪胎男孩的内心吗?或是她在感激自己全身而退的幸运?亦或是同情心在此刻被男孩的不幸而弄得泛滥?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结论!
关于为什么疯女从地下室冲出的时候会有暴力攻击倾向?一定是男孩不停给她注射的致幻剂镇定剂的作用;疯女为何冲出后不第一时间杀了男孩?一切都有心理学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你只需要知道主题,就是一个被吸毒的丧女之痛的父母折磨大的小男孩,最终也走上了反虐待的路!那个小男孩也希望将所经历的痛楚和扭曲转嫁到属于自己的“玩具”里。
现实中这类真实地下室圈养人的案例很多
故事不错,可惜剧情缓慢、悬疑惊悚不足——2012/House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街尾之宅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