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人街》到《杀人回忆》,经常有一类表现无力感的电影。大抵就是英勇果敢的主人公冲破层层障碍,结果在悬疑即将揭晓、任务马上完成之际,他们被一个更加黑暗的事实正面击溃。《跨国银行》里,这片破坏圆满的黑暗就叫“体制外”。详细讲解金融犯罪的剧情有些复杂,简单说主人公塞林格要挑战的敌人并非一个人或一帮人,他面对的是一家规模庞大、有着可怕背景的跨国银行IBBC。塞林格不是天上飞的超人,也不是地上的超级特工007,听起来就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头来还要发觉一己之力根本无以对抗邪恶势力,是不是叫人有些丧气了呢?
尽管有克里夫·欧文(Clive Owen)和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影片还省去了男女主角来电的套路,弃个人英雄主义和爱情把戏于不顾,简直是自毁城墙。有了以上原因,擅拍文艺片的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总要叫人捏一把汗,看来他这回的商业片讨不到多少人的欢喜了。最基本的,那些冲着型男索女动作枪战而来的观众自然要失望不少,摆明了是浪费大好资源。
就如片名中的跨国二字
冲着导演和演员去看的
当年的牢拉快跑让我记住了Tom Tykwer
可惜这部片子并没有带给我惊喜
Naomi也老了 额头上的皱纹不时出现
除了在古根海姆那场枪战让我震撼外
其他估计过个两天就会忘记了
真是NB 居然把博物馆打成了马蜂窝
怪不得人家不肯借真实的场地给你们拍摄了
当风景片看不错 可以把世界级建筑一一浏览了
不过国内是铁定不会公映了
又是一部有点中国恐怖论的电影
2009-07-12
看了部分的评论,多数被本片的场景,拍摄手法吸引
我还是习惯上世纪90年代经典好莱坞的处理方式,即便情节非常复杂,也能梳理的非常清晰。
举个例子上世纪的《塘鹅暗杀令》和本世纪的《辛瑞那》同属政治惊悚片,而观影的感觉完全不同,前者戏味十足,逻辑合理,而后者连人行为的动机都不明,非要观众自己编辑一个逻辑才能说的清楚。同样的例子还有上世纪的《刺杀肯尼迪》,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导演依然处理的井井有条。
回到本片,到底谁杀死了CEO和东德老人,即便解释为意大利人所为,也是观众自己的理解。导演交代的并不清楚。
这种处理方法不同于开放式结局,开放式结局是有目的性的,本身就是为了观众理解电影的主旨的多种可能性。而本片中到底谁杀死CEO按照前面的铺设,根本不是重点,也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主旨,如此交代不清,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
也许这就是当代电影的发展趋势?反传统,反经典模式,大场面,大制作?毫无疑问,那些炫目的特技在吸引了观众眼球的同时,还把故事的剧情给淹没了,淡化了。
主要是两个来源:
第一个是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BCCI)。BCCI是一个巴基斯坦人开设的银行。被发现用于支援恐怖主义、犯罪组织和毒枭,美国参议员克里自80年代末开始领导对CIA非法资助美洲反共武装的调查,最后发现了CIA通过该银行操纵诺列加等人进行反对活动,涉嫌贩毒洗钱等行为。类似一系列调查最终导致该银行关闭。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98855940_kelizhuan/71.shtml
第二个是安保信银行案(Banco Ambrosiano)。安保信是建立在意大利的一家银行,被发现从事为政治家提供献金
【跨国银行】野心过大必伤自身!
转载请注明网址: //m.keyitservice.com/dy/id-55845.html